2006年中国将进入“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业界专家预测经济增长模式也将由以往的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近期零售业上市公司频频被举牌,并购烽烟四起,也从侧面佐证了未来零售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以国家政策走向为依据的。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指出,中国有13亿消费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果一味地盯着海外市场而忽略了国内市场,将是一大悲哀。中国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改变这种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局面,形成内向型经济主导的格局。
国外两家著名投行巴黎百富勤和德意志银行也于11月24日发布报告,称服务业及高端消费品产业将在未来五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国家政策调整的敏感度,上市公司无疑是最强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零售业上市公司并购正在掀起一波狂潮。
南京中商12月6日公告,至12月5日,雨润旗下江苏地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上证所共购得南京中商流通股36,296,342股,占南京中商总股本的25.29%,在南京中商流通股中占比近40%,成为南京中商第一大股东。
百大集团12月3日公告称,公司遭遇竞争对手举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杭州奥特莱斯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和协议受让法人股的方式合计持有百大集团股份1716万股,占百大集团全部股份的6.36%。
类似的案例还有,金鹰国际斥资5亿元在二级市场连续举牌南京新百;茂业集团投资3.8亿元,收购迪康拥有的成商集团65.75%的股权。
金元证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在经济增长模式将转变的背景下,近期国家连续出台政策规范和促进零售业的发展。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鼓励零售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组改造,引导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其中,政策对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大。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势企业扩张将从以新建门店为主转向收购兼并、资本运作为主,零售业的并购重组是必然的趋势。(闫立良) 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