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炼油业拐点将至: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即         
炼油业拐点将至: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即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09/000001380816.html | 点击数:965 | 更新时间:2005-12-12 | 文章录入:admin6 ]

    受中国石化H股前一交易日在香港市场大幅飙升并创历史新高的消息刺激,周四石化类股及仪征化纤、石油大明等“中石化”系个股一度集体上攻。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化适当时候整合旗下子公司的预期,是市场对这些股票追捧的原动力之一。同时,尽管投资者对石化板块已处于行业景气高点基本达成共识,但由于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迟早要市场化,市场预期石化相关公司将从中受益。

    自2005年8月份以来,新的成品油定价体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06年12月1日起,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将实现全面开放,外资公司可以在中国建造油库、码头和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生产的成品油。我们认为2006年新的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定将出台,否则国内国际原油价格的差异和国内原油价格调整的滞后性必将引起大规模的投机行为,导致国内石油能源的流失。而前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也称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是当前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在石化板块的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石炼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沈阳化工、ST联谊都有炼油业务,且炼油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大。锦州石化因为被私有化,而未纳入讨论范围。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油加工收入几乎占石炼化主营业务收入的全部,因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将对石炼化产生的影响最大。

  原油加工收入占中石化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2005年上半年中石化炼油事业部的毛利率只有3.73%,亏损13亿元。新的成品油价格体制将使中石化的炼油毛利率增加6个百分点。2005年4月份以来,受下游需求影响,石化大宗产品的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行业见顶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2006年石化行业周期的景气度下降,炼油事业部利润的增强将更有利于中石化一体化公司的抗风险性。目前,ST联谊大股东占用公司巨额资金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沈阳化工50万吨渣油加工生产乙烯装置刚刚奠基,作为我国该行业第一套自主开发的生产装置,尚未得到大规模生产的检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对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的影响较小。今年第三季度,受石化行业周期的影响,两家公司的业绩下降较为明显。我们预计2006年成品油价格的改革将有利于弥补两家公司在化工领域业绩的下降,有助于公司平稳发展。

  因此,2005年将成为炼油行业最为惨淡的一年,但随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出台,2006年炼油行业的盈利情况将得到较大的改善,亏损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我们预期国内炼油企业的盈利水平将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毛利率为9%左右,净利率为3%左右。(肖晖)
联合证券

上一篇文章:零售业并购烽烟四起未来竞争更加激烈
下一篇文章:民航业:以市场换技术可加速图强之路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