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中国零售业的期待与突围         
中国零售业的期待与突围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2-22/000001430882.html | 点击数:1110 | 更新时间:2006-2-24 | 文章录入:admin6 ]

    中国零售业遭遇“围城”

    外资零售企业正以“加速度”进军中国内地零售业,如何与“狼”共舞,已成为中国内资零售企业面临的一道必解命题。
 
    “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8.16亿元,开设店辅1660个。从批准的商家数来看,这是过去12年总和314家的3倍。外资进入中国已经呈现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2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2006年中国零售业高峰论坛”上对外界宣称。

     从2005年开始,我国商业领域的开放已经全面取消地域限制。外资企业主要围绕“开店数量、股权和地域”这三个方面展开“圈地运动”。

  首先,股权开放,会出现部分独资的外资零售企业,外商还会有选择地与中国有价值的内资企业合作;同时,在一些重点城市外资加快开店速度,德国的麦德龙宣布,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将增加50%以上。沃尔玛也宣布,在未来3年内,每年将新增10家以上店铺;此外,外资企业会加快进入二线、三线城市,在这些城市迅速形成区域性的连锁。

  在外资商业企业“大军压境”面前,本土商业企业已经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繁华商业地段,外资企业的商场“拉走”了大批客流,一些城区的商业地段改造,也不得不依赖引进著名的外资零售企业,才能提升商区档次和人气。据了解,目前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外资企业异军突起,某些地区商业网点规划的无序导致竞争加剧,去年全国连锁百强中有一多半企业利润下降。曾跻身2000年全国百强连锁企业的北京城市之光、福建华榕等超市则在去年倒闭。

  综观全局,中国零售业偿债能力太低、债务成本太高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外资零售业的长驱直入留下了空间。从3家国外著名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和3家排名前列的中国零售企业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北京华联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中国企业长短期负债总数明显高于国外企业。中国销售前10名的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毛利润率,分别是12.8%及11.95%,而国外平均是20.56%;前10名超市和连锁百强的净利润率,分别是1.77%及1.32%,而国外平均是2.22%。

  “一方面,国内企业还没来得及在保护期内享受切实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已马不停蹄地在中国零售市场攻城略地。目前,外资零售巨头已在中国形成领先优势,今后3~5年内将是其在我国大举扩张、联合、兼并和重组的关键时期。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到5年,外资零售业将掌控我国的流通主渠道。”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孙永正对记者表示。

  而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则认为:“中国零售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开放零售业利大于弊。中国零售业不可能节节败退,而是会取得更快的发展。外资零售企业主要瞄准大中城市,并主要集中在连锁超市、大卖场、专卖店等主流业态,难以涉足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他说,未来的中国市场将是外资连锁、民营和国企“三分天下”局面,“中国的商业依然是以民族商业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文章:纲举目张三农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一篇文章:药企产能五成闲置药品委托生产或将进一步放开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消费增长支持零售业向好[1070]
· 零售业百强加速扩张[1007]
· 并购浪潮最终将改写整个零…[1482]
· 门槛再降零售业"圈地运动…[1112]
· 零售业:并购潮中五大看点…[105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