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手机话费风波再曝中国电信业深层矛盾         
手机话费风波再曝中国电信业深层矛盾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6-23/000001533044.html | 点击数:1657 | 更新时间:2006-6-28 | 文章录入:admin6 ]

    5月18日,北京许多手机用户办理如意133卡。继北京移动宣布降低通话费用之后,北京联通今日宣布,大幅降低GSM及CDMA网络通话费用,针对CDMA预付费用户(如意133)更是可实现单向收费,接听免费,主叫费用从0.54元降为0.2元每分钟,长途最低至0.3元。

    本以为会好评如潮,结果却批声一片。五月份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降价方案引发的风波,从某种程度上暴露出电信业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深层矛盾,也为更进一步的电信改革提供了理由。

  五月初,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先后公布了新的资费套餐。平心而论,新套餐相比原来的资费有所降低:用户订制接听套餐,话费接近单项收费;全球通的资费也降了将近一半。在北京高居不下的资费史上,这确实是前进了一大步。

    而民众对此的反应,却和管制机构与运营商的初始设想南辕北辙,"五月降价"距离公众的心理预期仍然相去甚远。媒体质疑,套餐使降价看起来更象一场促销,而老百姓希望直接降低资费;还有用户抱怨,降价只针对高端客户,而且未触及到呼声已久的单向收费和取消月租费。

  处于风口浪尖的北京移动尽管没有出来公开辩解,但是有工作人员在私下表示了委屈。除"不想降"的心态外,运营商即使想降,也"不敢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王学庆说,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都在北京,监管非常严格,因而全国各地手机资费开打价格战的时候,北京却风平浪静。王学庆没有指出另外一点,作为大型企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大股东仍是国家,国资委也是其主管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资委考核的项目之一,这意味着移动和联通不可能恶战到底,而是要维持均衡。王学庆指出,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一直维持百分之十的差价。也有学者指出,北京市场话费高,正是因为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还不充分。

  正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电信价格的形成始终不是由市场来决定。一九九八年和二00二年,单向收费已经两次被提到日程,但是都未实行。二00二年单向收费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中移动和中联通在香港股市的大跌,当时的信产部部长吴基传指示,单向收费两年内不动。

  在本次宣布降价的程序上,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新方案是由信息产业部宣布的,而不是企业自已。在过去几年的电信资费改革里,政府定价已经渐渐向企业自主定价转变,政府实行上限管理,但套餐的推出都要经过审批,"核准制"只是将来的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资费下降是大势所趋,五月份的方案只是初步的,未来会有更多降价,但终究要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中国移动又宣布了在全国范围调整国际漫游。而另有消息,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的长途漫游资费降价方案也在审批当中。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指出,实际上,现在手机长途话费和本地话费的成本区别已经不大。

  由于成本的降低和业务的增长,更多降价已在情理之中。但是上半年的风波却提出启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均衡需要重新的考量,市场有待引入更多的竞争,监管方式有待引入更多的创新。(记者 刘育英)
中新社

上一篇文章:发改委拟再降抗生素价格降价幅度约为40%
下一篇文章:三大因素带来机会钢铁行业仍将景气上升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电信业重组未形成有效竞争…[1050]
· 中国电信业重组拉开帷幕[1384]
· 电信业酝酿大规模资费调整…[1068]
· 电信业谋求自主创新[1274]
· 今年电信业面临五大挑战[122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