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带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这三句话,向我们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十一五”时期,电信产业的稳步发展将为我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信息化承担重要使命。
3G寄望“中国创造”
“3G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今年发展3G是毫无疑问的。”两会期间,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向记者透露,信息产业部已与企业商谈3G牌照发放问题。
3G上还是不上?业内对此争论已久。王旭东的这番回答无疑为争论划上了句号。但是3G采用什么标准,至今仍是个悬念。
“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有G网(GSM)、C网(IS95-CDMA)两种制式标准。即将出现的3G手机采用的是第三代手机技术,目前已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三种国际标准。”电信行业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窦瑞华介绍说,“前两种都是欧美技术,TD-SCDMA则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
令窦瑞华忧心忡忡的是,3G布局大有三大标准同时上马的态势。“如果不尽快协调,将造成重复投资。”窦瑞华说,每种制式标准要建成覆盖全国的网络,至少都要耗资上百亿元,且各标准之间又互不兼容。他就此提交提案,希望国家优先考虑由国内企业研发的TD-SCDMA标准,统一使用“中国网”,并借此向世界推广中国标准。
发展3G,我国在6年内每年将投入上千亿元。6000亿元投资,无疑将对国内外电信设备制造商产生巨大诱惑。“应该让‘中国创造’占据3G市场半壁江山。”全国人大代表刘来平建议,政府应以硬指标明确,让自主创新的国内企业在3G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出台保护我国民族通信企业的激励政策,既符合国家利益,又符合国际惯例。”刘来平表示,这对于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扶持自主创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自主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基调。全国政协委员陈清泰认为,我国对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走出去”进行政策配套方面还不完善。他建议,政府应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在政府采购时向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倾斜。
向服务要竞争力
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一个重要前提是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此有十分明确的表述。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电信企业服务水准的高低,是衡量其是否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电信业的竞争在第一层次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传输技术仅属于第二层次的竞争。
“全国60%以上的移动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遭受过电信服务欺诈性收费。全国每年产生的电信欺诈性收费高达70亿元。”当电信相关企业为分食3G“蛋糕”而摩拳擦掌时,全国政协委员陆锡蕾对电信不合理收费提出了质疑。陆锡蕾说:“电信收费中的欺诈行为,既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也扰乱了电信市场。”她表示,遏制电信乱收费,政府部门要大力作为。
“每个月不管打不打电话,都要收25元通话费,这是电信霸王条款的典型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吴云汉建议,应取消或降低固定电话月租费,让电话真正走进农民家中。
根据我国加入WTO时作出的承诺,到2007年,我国将取消基础电信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持股达到49%。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国电信企业应赶在外国运营商跨进国门前,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向服务要竞争力。(张德斌) 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