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零售业并购"高烧"难退         
零售业并购"高烧"难退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2-07/000001418728.html | 点击数:870 | 更新时间:2006-2-9 | 文章录入:admin6 ]

    从近期物美收购美廉美,以及银泰不断增持百大股份和鄂武商来看,这股从2003年开始兴起的零售行业并购热潮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且将继续进行下去。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零售行业本身集中度较低,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市场竞争推动零售企业的优胜劣汰,优势企业收购经营管理不善的劣势企业,在收购过程中,零售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

  其次,政府为了推动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扶持、撮合并促成国内流通企业之间的并购。针对我国目前零售企业的分散经营与小规模等弱点,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开始整合流通资源,合并流通企业,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商务部在《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2004)中提出,力争在5至8年的时间内,培育出15至20家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商务部可能会在合并纳税、组建财务公司以及收购方面等给与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2005年,百联集团和大商集团的战略合作,组建大商国际,就是政府推动企业的跨地区并购的案例。在地方政府的撮合之下,商业零售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如大商集团、重庆百货集团、武汉中百集团等较大规模、在当地市场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另外,中国零售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了许多外资零售企业以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购已经成为外国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主渠道。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和沃尔玛都是以新设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目前本土零售商以及外资零售商已经基本完成在沿海地区和重点城市的网点布局,因此后进的零售商进入当地零售市场壁垒较高。因此,后进的国际零售商大多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英国最大的零售商Tesco就以收购乐购股权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零售行业的并购行为,一方面优势零售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分额提高,劣势的零售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从而有利于整个零售行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零售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能够在与外资零售巨头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零售行业的并购热潮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展开。(孙鸾)
 华夏证券

上一篇文章:竞价上网电力板块几家欢乐几家愁
下一篇文章:"特高压电网"未获掌声一片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消费增长支持零售业向好[1071]
· 零售业百强加速扩张[1007]
· 并购浪潮最终将改写整个零…[1482]
· 门槛再降零售业"圈地运动…[1112]
· 中国零售业的期待与突围[1110]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