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贯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的重点是项目信息公开披露,最广泛地发现投资者;在2005年,重点则是通过市场公开竞价,最大限度地发现价格。为提升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竞价率,全国各省、市(地)产权交易机构在合理地设定产权受让条件、规范产权转让信息公示、最大限度地发现买家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有识之士尝试以技术手段来推动产权竞价交易。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与北京金点拍公司共同开发了网上竞价系统,并在北方共同市场成员单位内推广;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电子竞价中进行了有益探索;青岛产权交易所的电子竞价系统已正式启用。深训产权交易中心、广州产权交易所、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都取得产权竞价成交的好经验、好成绩。
但是,就全国来说,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竞价率远不尽如人意,竞价率超过10%的尚不多,与国家提出竞价率达到30%的要求相距甚远,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造成产权交易的竞价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在业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国有产权转让多以协议成交的原因,任胜利在《国有产权转让为何多以协议转让成交》的文章中认为,很多协议转让方式的背后,是国有产权出资人的行政干预;国有产权实际代理人力图通过产权转让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说服出资人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市场人为分割,造成披露信息的辐射强度及效力有限,不可能最大限度的征集买家;国有产权流动性很差,往往靠一对一地谈判成交;转让产权质量不高,难以激发投资者热情,无法形成竞价;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更加难以形成市场竞争。
郑康营在《科学组织,提高产权交易竞价率》文章中介绍了他们提高产权交易竞价率的做法。福建省自去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实施以来,除16宗经公开征集仅有一个受让者外,其余的所有项目均实现了竞价转让,进场交易的竞价率达83.7%,平均增值率达25%,单宗最高的增值率为130.39%,单宗交易最高增值额为1.04亿元。郑康营的文章,总结了几方面经验。一是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征集效果。他们严格按照3号令披露信息,标的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与竞价;为征集更多买家,甚至派多人乘飞机分别前往北京、上海、成都送标书;二是科学选择交易方式,提高交易竞价效果。他们采取措施,防止欺行霸市和强买强卖,实现了职工安置、债权转移等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马海涛、钱春潮、郎丽惠在《应该公平地对待企业国有产权的买家》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推动竞价交易,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公允地对待企业国有产权的买家。为了说明问题,他们举了一个案例:某省一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机构挂牌出让,出让方制定了如下受让条件,“必须为本省非国有控股企业;必须具有该行业管理经验且具有不低于3名该行业高级职称人员;必须提供某年某月某日的资信证明、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集团公司必须提供子公司持股比例”。在公示时间内,转让方不配合买家进行尽职调查,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条件,生生就排挤了两家受让方,最后还是按转让方的意愿协议成交。
专家指出,计算方法不合理,也是造成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竞价率统计不准确,竞价率不高的原因,有必要统一竞价率计算方法。
提升产权交易竞价率,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