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完善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前5月交易394宗成交84.85亿元涉及资产333.73亿元
本报讯(记者母克勤)记者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获悉,为打造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规范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今年以来,加大了软硬件设施建设,提升了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南北企业进场交易。今年1至5月实现产权交易共394宗,成交金额84.85亿元,涉及资产总额333.73亿元,其中,中央企业有35宗,成交额6.77亿元,涉及资产总额40.71亿元,交易额在国内三大市场中居首位。
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以“大产权”概念为出发点,不断延伸市场外延,目前已发展到19个省市、共61家成员单位,代表了北方地区148家产权交易机构。围绕着扩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功能这个战略目标,今年重点着手交易系统的现代化装备,加速市场服务功能系统化的建设,迄今为止,已完成了6项专项系统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即时传输及显示系统,各省市成员单位可同步接收交易中心的现场信息;另一值得瞩目的是,在全国推广产权交易网络竞价系统,各投资方可就地举牌竞价,实现了异地竞价与现场同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直接在网上进行产权交易;除此,利用已争取到的德国政府的无偿技术援助,继续完善股权托管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了政策法规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交易过程中的市场监测和现场监管。与此同时,网站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也走在全国先列。过硬的软硬件服务系统,使产权交易市场在信息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据悉,伴随着产权转让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阳光下的产权交易也日趋活跃,交易量逐步攀升。据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仅5月31日当天,产权转让签约项目达6宗,涉及资产总额6亿多元。其中包括中央企业、本市和外埠企业。据称,最多时一天签约40余宗,资产总额达23亿多元。今年“津洽会”会期间推出的近300项转让项目,目前在继续延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把目光聚焦在产权交易市场上。 稿源: 天津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