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近日,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第一期产权登记培训会议上,明确了2005年产权登记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是要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要求",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产权登记工作,逐步使产权登记工作实现规范化、网络化。
谈到产权登记的重要作用,国资委产权局副局长谢军指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记载了国有资本从占有、变动到注销的全部过程。产权登记是依法确认企业产权归属、监管产权变动的动态过程,是"归属清晰、权责顺畅"的基本前提。通过产权登记,对企业国有产权状况进行记录,从而为有效保护国有资产提供了基础。对占有单位发放的产权登记证是国有产权顺利流转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产权界定、资产划转、产权转让、企业改制、合并分立等经济活动时必备的证明,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设立国有企业、管理国有企业改制行为时要求的证明材料。产权登记是国资委和各中央企业掌握企业国有产权变化的基本手段。国企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广泛展开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资委和各中央企业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国有资本进退流向,需要对变动中的企业国有产权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产权登记在这方面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监管手段之一。
来源:中国企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