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发展过热民航三年内不受理新航空公司申请         
发展过热民航三年内不受理新航空公司申请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7-08-17/000002564715.html | 点击数:941 | 更新时间:2007-8-20 | 文章录入:admin6 ]

    对于设立新航空公司,国家民航总局政策开始收紧。中国民航总局周三宣布,为抑制航空运输发展过快,该局在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并对航班采取调控措施,从8月15日起调减首都国际机场国内航班,第一批调减48个航班。

  调控三板斧


  此次,民航总局加强宏观调控将从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运力增长三方面推出具体措施:

  其一,对航班的控制。从今年八九月起至2008年3月底,对部分繁忙和资源紧张机场的航线航班总量采取调控措施。今年10月底之前将首都机场航班总量调减为1050架次/日,小时高峰58架次;11月至2008年3月底调减为1000架次/日,小时高峰55架次。为此,从8月15日至10月27日调减国航、南航、东航等公司往来北京的336个航班。

  其二,对航空运输准入加以限制。在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但民航总局同时还表示,对筹建货运航空公司、主要使用外国飞行员、在申请时承诺主要利用夜间时刻运营的航空公司以及申请筹建的航空公司使用国产飞机,注册及运营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筹建申请,民航总局将继续予以支持和鼓励。

  第三,在控制行业运力增长方面,明确了7项严格监管的条件,包括严格控制新成立航空公司运力增长,严格控制人机比,严格控制飞行员超时飞行,借人飞行等。

  发展过热

  民航总局表示,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发展迅速,保持了16%以上的年均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累计同比增长19.6%,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空域资源和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2005年2月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非公36条”出台,为民营企业进入航空领域提供了政策平台。当年3月11日,奥凯航空正式开航,此后,多家民营航空公司相继获批,截至目前开航的民营航空公司已达7家。
  
新快报
 

 
 

上一篇文章:彩管业风雨飘摇国内企业艰难寻求转型
下一篇文章:中国并购政策的红色警告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亚洲民航市场正在萎缩[945]
· 第6次降低进口关税车市进…[1113]
· 国内民航欲动航空联盟奶酪…[1601]
· 民航总局力挺廉价航空[1309]
· 民航总局表示机场主业收费…[129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