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MBO专栏 >> 正文
国研中心:60%以上的MBO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国研中心:60%以上的MBO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xn--4gq141i3jcctu.cn/s/n/000002/20060424/020000011003.shtml | 点击数:1568 | 更新时间:2006-7-14 | 文章录入:admin8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去年出炉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国企改制过程中并不存在明显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报告执笔人之一、英国布鲁耐尔大学刘芍佳博士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根据上述报告,大部分国资流失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是改制过程造成的,因此去年国资改制流失的争论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稀里糊涂的辩论”。
    他是在谈及去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和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关于国企改制是否造成资产流失的讨论时,作上述表示的。刘芍佳是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和张维迎同为一个导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于2004年8月到12月初,对74家中央企业及其二级子公司共计1524家,北京、重庆、黑龙江等16个省和省会城市所属企业共计5103家,进行了改制和重组调查,调查样本改制时间从1997年到2004年。此后调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和刘芍佳共同执笔完成。
  报告显示,相对于企业全部国有产权转让,部分产权转让更容易造成国资流失。由于受到需安排职工补偿和偿还银行贷款的硬约束,大部分国有产权全部转让改制的企业所支付的价格,实际上与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相当。
  “现在人们对国企改制有几个误区,一个是单纯的凭主观判断,认为国资流失了,另外一个是只看到了个别案例,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调查。”刘芍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从统计学显著性来讲,60%以上的MBO(管理层收购)并不存在郎咸平所说的资产流失。
  “郎咸平所提出的科龙案例,实际上仅是一个个别案例。他甚至不熟悉国企资产如何定价。”刘芍佳表示,他同时也不认为张维迎所说的全部民营化,“改革应该是多种形式,不应该极端地倾向于一种。”
  针对去年的那场争论,刘芍佳认为,去年的郎咸平和张维迎的争论只是看到了转制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国有资产流失更多的还是在经营过程中,“科龙电器之所以低价转让给格林柯尔,和前任大股东违规占款有很大关系,实际上这也是经营过程中的损失。”
  在刘芍佳看来,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要看转让后,长期来看是否能够创造利润、税收以及就业机会是否增加。“不能一时一点论成败,要看未来3~5年的经营状况。”
  
本报记者牛智敬发自天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要约收购平淡收场华强集团MBO梦圆
下一篇文章:中孚实业MBO疑点可洗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7]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4]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7]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2]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1]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39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89]
 
· 喝下水井坊帝亚吉欧插足四…[11423]
· MBO外资并购后净利润激增3…[11492]
· 张裕高管财富四年内增值44…[10208]
· 金山词霸贾琳离职MBO进…[2042]
· 厦门宏发MBO后借壳*ST力阳…[193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