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油价高企带来成本压力的航空公司,正利用航油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利润空间。昨日东航的2005年报通气会上,东航股份公司财务总监罗伟德透露,4月3日东航、国航、南航和上航的高层一齐与中航油高层会面,双方就国内主要机场的航油差价问题进行了谈判。这是自民航总局出台《航空煤油销售价格改革方案(试行)》后,航空公司首度在上海抱团对中航油"压"价。
航油成本最沉重
由于国际油价一直居高不下,航油成本成为航空公司最沉重的负担。昨日东航公布的2005年报显示,2005年航油平均价格为5149元/吨,较2004年同比上升了39.38%,由此带来航油成本净增25.12亿元至88.89亿元,增幅达到68.38%。
政策允许"讨价还价"了
面对航油成本的压力,各大航空公司也纷纷向有关部门呼吁打破传统的航油定价机制。为此,民航总局出台了《航空煤油销售价格改革方案(试行)》,于4月1日起执行。根据该方案,航油进销差价由政府统一定价的单一航油定价模式将被打破。此前各航油公司进销差价统一为480元/吨,现在民航总局根据各地不同的供油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规定各地航油公司执行不同的航油进销差价。航空公司可以与供油公司以进销差价为基准价,在上下不超过8%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具体进销差价。这就意味着各航空公司不再是过去航油价格的被动接收者,而拥有了一定的"讨价还价"权力。
航空公司抱团"砍价"
方案一出,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开始与各地的航油供应商谈判。而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航空公司在面对中航油时开始"抱团出击"。据罗伟德透露,4月3日,以东航为首的四家在上海设立基地的航空公司高管齐聚上海,而中航油集团高管则率领旗下6家航油供应公司老总前来。双方就8%的浮动一事进行了长久的磋商,最终因为僵持不下而暂停了谈判。
"作为航空公司,我们当然希望油价越低越好。"罗伟德表示,四家航空公司在会上呼吁在航空淡季和公司微利时期,能够将航油进销差价进一步下调。但是中航油集团则表示,目前浦东机场的差价较之过去的480元/吨已经下降了50%多,中航油很难在价格上再作出让步,相反还希望能够适当上调。
尽管此次会谈结果僵持不下,双方均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但是罗伟德表示这将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东航会继续积极与中航油方面沟通。而东航集团总裁李丰华表示,由于航油价格涨幅太大,即使下调8%,也不足以弥补航油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记者索佩敏/上海证券报)
我国航空节能势在必行
1990年到2005年,我国航油总消耗量年均增速达14.8%,航油消耗费用已成为国内大多数航空公司的最大成本项目。面对国际航油价格上涨,中国民航需要借鉴航空发达国家丰富的航空节能经验,提高民航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是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与美国联邦航空局11日在京共同举办的"中美航空节能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号。
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在会上透露,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民航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航油的总消耗量也在以年均14.8%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行业的航油消耗量达到93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到2010年,民航发展对航油的需求总量将达1500万吨至1700万吨。
"控制航油成本的快速增长,是摆在民航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王昌顺说,当前,面对航油价格上涨和航油成本上升,中国民航必须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同时积极做好节约工作。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