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节能环保"车门槛不低国内技术很难达标         
"节能环保"车门槛不低国内技术很难达标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1-06/000001400944.html | 点击数:986 | 更新时间:2006-1-9 | 文章录入:admin6 ]

    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KW柴油机升功率大于40KW

    并不是所有的小排量汽车都能称为“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享受国家的优惠鼓励政策。

  国家日前出台《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将在今后几年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按照《意见》,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发动机标准是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KW,柴油机升功率大于40KW。据汽车行业有关专家介绍,虽然关于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环保、排量等指标尚未明确,但仅从发动机功率的技术门槛来看,目前国内相当数量的汽车企业还难以达到这一技术水平。

    组合拳显示“节能”决心

  2005年油价一度突破70美元/桶,将自上而下地改变我国的汽车消费观念。

  首先是我国第一个针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出台,从源头上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随后,国家发改委又传出了两则消息。一则是现行汽车消费税税率要作调整,其中1.0L排量的税率将有所降低。另一则是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界定的标准初步确定,要求发动机排量小于等于1.4L、车身外形尺寸总长小于等于4米、发动机功率大于等于45kW/L、油耗指标、环保指标、安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这两则消息均未得到证实。

  去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同时也发布了相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节能环保和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被列入了鼓励发展类目录。

  而2006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意见》首次明确,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发动机的指标是,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KW,柴油机升功率大于40KW。

  《意见》同时要求,各地必须在今年3月底前,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

  2005年小排量车热销

  2005年成为经济型轿车的热销元年,其中,1.0L排量成为最大赢家。

  从去年3月份起,夏利、奇瑞QQ、长安奥拓等0.8L-1.1L的经济型小排量轿车,就开始了持续一年的热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10月,夏利(1.0L和1.3L)销量147880辆,同比增长78%;奇瑞QQ销售91251辆,同比增长131.09%;吉利美日(1.3L)销售52039辆,同比增长93.17%;哈飞路宝(1.1L和1.0L)销售29074辆,同比增长96.54%;长安奥拓(0.8L)销售45345辆同比增长0.86%。而同期全国1.6L及1.6L以下基本型乘用车累计销售106.57万辆,同比增长了23.04%。

    夏利的表现无疑是最抢眼的。该公司2005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16.22万辆,高居所有轿车品牌之首。

  因此,对于本次《意见》的出台,各家以小排量为主的轿车企业,纷纷表示欢迎。不过,部分企业也显得比较谨慎,表示仍要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

  “节能环保”门槛不低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被多数人所忽略,那就是小排量车并不等于“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要进入“节能环保型”,门槛似乎并不低。特别是0.8L-1.1L的小排量轿车,很可能与这一头衔无缘。

  “对照目前国内排量1.0L汽车的有关指标,在升功率方面达到要求的车辆并不是很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一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他说,根据有关参数统计,国内乘用车升功率总体均值大约为42.6KW。夏利、吉利、奥拓和路宝等品牌1.0L以下车型的升功率普遍低于40KW,而一些1.1L的经济型轿车的升功率也只能达到在45KW的水平,国内能够符合节能环保概念的小排量轿车寥寥无几。

  国泰君安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张欣解释得更细。他介绍,排量越小,升功率就越难提高。因为升功率的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如果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升功率,就需要增压,但增压又会造成机械的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也会提高不少。

  张欣说,从制造角度而言,1.3L以及以上的排量,才相对有可能达到50KW的升功率。

  长安汽车董秘黎军昨日告诉记者,公司下属的轿车品牌中,雨燕、羚羊都有1.3L的型号,基本能达到50KW的升功率。另外,长安之星6350B和6371,以及CM8都是1.3L,也应该满足50KW的升功率。

  不过,一汽夏利(000927)下属销售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很少能达到50KW的升功率。这位负责人说:“一汽丰田只有花冠能达到50KW的升功率,连威姿都不行,更别说国产的发动机了。我印象里目前国内企业似乎没有能达到这一水平的。”

  但“解禁限小”肯定会引起更多汽车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中国汽车品牌满意度调查组委会秘书长王堃说,该组委会历时半年对国内近20家汽车生产企业现场考评后发现,不少企业在研发上已开始向小型车倾斜。

  小排量拼杀将更激烈

  目前,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1.35亿元,同比下降39.29%,且各月利润走势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汽车整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77%。

  在倡导经济节能的背景下,轿车企业纷纷围绕“小”字做文章,乃是大势所趋。不过,轿车企业的整体战略转移,可能会带来行业内更为惨烈的搏杀。

  新年伊始,长安铃木就宣布,雨燕全线降价1万元。之前,一汽夏利也宣布对旗下8款车型降价5%-7%,仿佛预示着小排量轿车市场竞争开始步入白热化。

  由于经济型轿车的利润较中高档车更微薄,因此业内人士对这一领域的盈利前景并不看好。国信证券研究所陈永钢就表示,尽管政策实施会有利于小排量汽车销量增长,但是否能使相关生产厂商(一汽夏利和长安铃木)盈利增长,我们持“中性”态度。原因在于:2006年多家厂商将会有小排量轿车推出,小排量轿车竞争存在进一步加剧可能。国泰君安的张欣也持同一观点。

  张欣特别指出,目前在国产轿车中,小排量经济型车占到三分之二以上,且由于多为中低档车,介入这一领域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整体产能的扩张速度也是最快的。结果是产销量虽不断增长,但车价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下降,加之成本上升,最终产品的盈利能力大为减弱,部分企业的产品售价甚至在成本线之下,因此出现亏损在所难免。另外,目前国内汽车产业还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业产大于销200万辆,在建的生产能力还有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能力共计800万辆,如果都建成的话,产能会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陈亮 朱宇)
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今年电信业面临五大挑战
下一篇文章:股以"稀"为贵寻宝稀有金属板块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召回门”不断:你的车安…[1493]
· 排量1.6升及以下乘用车积…[1065]
· 三月新车整体冷清:新车不…[1006]
·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有望三…[1166]
· 车市价格战枪声再响轿车类…[112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