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温家宝总理成功访问法国,国家发改委、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相继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协议。
一是民用航空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扩大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合作,并对新的合作领域进行评估,包括在中国建立一条空中客车单通道飞机总装线的可行性研究;二是中国订购150架A320系列飞机的框架协议。这是空客进入中国20年签署的最大单笔飞机订单。
建设一条大型喷气飞机生产线,对中国的航空工业意义非常重大。当今世界,100座级以上的大型飞机制造业基本被波音和空客这两大飞机制造巨头垄断。其他制造商或因缺乏关键技术,或因缺乏研发资金而无法进入这一领域。
能让自己的大型飞机翱翔在天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梦。中国人为此不懈努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努力并未换来收获。1980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运10就首飞上天,但由于没有市场,刚出来的运10项目突然中止。1995年起,中国又尝试与麦道公司合作生产麦道90飞机。但由于麦道与波音合并,麦道90合作项目也无疾而终。运10和麦道90非但没有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反而成为一块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
从麦道被波音吞并不难看出,大型飞机的制造门槛已经非常高,中国在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的前提下,花费巨大资金、精力独立研发大型飞机的风险极高。只有与空客、波音这样的制造巨头合作,参与大飞机制造的全球分工,从生产零部件开始最终到总装飞机,才能在“中国大飞机之路”上一步步地走下去。
然而,要想将一条完整的大飞机总装线移植到中国来,谈何容易?换句话说,在大飞机制造技术上与欧美有巨大差距的中国,凭什么让人家将飞机总装线放在中国?
中国人手中最重的“砝码”,就是中国潜力巨大的民用飞机市场。如波音预测,到2023年仅中国就需要约2300架新飞机,使中国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空客也预测到2022年,中国所需干线飞机的总价值约1400亿美元。中国庞大的飞机消费市场,让波音和空客垂涎欲滴,成为它们未来最重要的效益增长点之一。
“我买你飞机,你给我技术”。“市场换技术”的思路目前看相当明晰。以此次A320飞机机翼合作项目为例,根据协议,空客计划分阶段向中国转让A320系列飞机机翼制造技术和生产线,目标是到2007年底使中国能够为空客制造A320系列飞机完整的机翼结构。与此同时,空客的飞机也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空客“在中国建立一条空中客车单通道飞机总装线”的方案仍处在评估阶段,但我们希望这个方案能最终落实。我们希望中国能通过“市场换技术”,扶植起民族飞机制造工业,最终走上航空工业强国之路。(苏冬)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