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航油市场存在一定的市场壁垒,对于企业的技术和资金要求较高
国内航油市场由中航油独家垄断的格局有望被打破。民航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袁耀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民航总局公布了《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鼓励国内投资主体投资航油企业,进一步引入竞争,引入更多的航油供应商。
根据该《规定》,国内大中型机场投资本机场范围内的航空燃油销售、储运、加注企业及其设施,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5%,并且不得相对控股;当一个机场只有一家航空燃油销售、储运、加注企业时,航空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投资该航空燃油销售、储运、加注企业及其设施,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5%,并且不得相对控股;当一个机场已有一家航油销售、储运、加注企业时,航空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投资建立或参股另外的航油企业不受投资比例限制。
然而,该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航油市场的完全放开。袁耀辉向记者强调,该政策只是民航总局允许更多的供油商进入,但航油价格是否放开最终取决于国家发改委。而且从政策发布实施到真正有供油商加入该市场竞争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盖德安咨询公司首席代表倪路认为,中国航油市场打破垄断将是大势所趋。新规定尽管对打破航油垄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实际效果可能并非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
“航油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壁垒,对于企业的技术和资金要求比较高。”倪路介绍,目前国内各机场的航油专用卸油站、储油库、输油管线、机坪加油系统等基础设施,都是由中航油集团及其在各地的合资公司所拥有。而这些设施无论是在投资金额还是技术要求上都非常高,因此即使其他航油供应商进入国内航油市场,可能还是需要借助中航油集团的设施。“可能终究还是无法绕过中航油这一关。”倪路如此表示。
东航一位内部人士则认为,新的规定将允许更多的供油商参与航油市场供给,使航空公司对供油渠道的选择范围变宽,但国内航油一直都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各供油商的航油价格若相同,市场价格差异如何体现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