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汽车消费瓶颈仍紧制约今后汽车业发展         
汽车消费瓶颈仍紧制约今后汽车业发展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6-15/000001240005.html | 点击数:895 | 更新时间:2005-6-16 | 文章录入:admin6 ]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近日表示,目前全国各方面都没有为“汽车社会”做好准备,汽车的使用条件将是制约今后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汽车金融政策的调整、升息的预期、燃油税的出台,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影响2005年汽车业的发展。

    他在中国钢铁行业再造国际研讨会上说,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降下来并非缺乏购买力,而是消费受到抑制。汽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需要众多部门的配合,汽车的生产增长相对比较容易,预计2005-2006年我国轿车产能将达到500万辆左右,造成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但道路和停车条件的增长却难度很大,因此汽车的使用条件将是制约今后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上海最近禁止小型厢式车、外地牌照车辆上高架路,这就抑制了汽车消费。

  贾新光预计,2005年汽车金融不会有明显的起色,对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他分析说,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的业务中,大幅度提高了门槛,比如首付一般要40%以上才行,期限缩短到三年以内,同时要求以房屋作抵押。这样做的结果是业务量大幅度萎缩,直接导致汽车市场滑坡。从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批准了五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这些公司在开展业务初期也面临同样的信用环境问题,业务量很小。而在国外,汽车消费信贷不仅在汽车普及的初期起到巨大的作用,即使到了相对饱和的时期,也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他希望银监会更多关注汽车金融的发展,以促进汽车市场的增长。

    对汽车业不利的影响还包括油价上涨和燃油税的出台。他表示,人们会因此推迟购买汽车,更加关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或者选择柴油车。他认为对耗油量大的SUV等车型影响更明显,对经营性车辆影响也较大。但燃油税什么时机推出,表面上看,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低,归根到底要看各个利益部门博弈的结果。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利益再分配的调整难度很大。

  贾新光还提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挤压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

  另外,库存车的处理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形成的50-60万辆库存大部分转移到经销商手中,大部分是轿车,要在2005年消化掉,等于超支了市场。进口汽车政策的调整也对市场有影响。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取消进口配额管理等等,会使进口汽车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但是幅度不会是戏剧性的了。

上一篇文章:央行再贷款即将启动有形手助推券业发展
下一篇文章:药价下降60%+美国指控医药行业何去何从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汽车振兴规划最快本周出台…[1033]
· 汽车用钢板涨价日本汽车企…[1004]
· 节能政策当头棒喝汽车格局…[1107]
· 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年均…[1141]
· 中国汽车业无效产能过剩有…[124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