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产权市场 >> 产权资讯 >> 正文
建立多层次的产权市场         
建立多层次的产权市场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hnprec.com/ | 点击数:848 | 更新时间:2005-6-6 | 文章录入:admin5 ]

  ———访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

 

    国内产权市场还很幼稚

 

    记者: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已经很完善,但没有产权市场这一形态,中国的产权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一回事吗?

 

    熊焰:中国的产权市场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最初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利用市场化方式参与资源配置而在资本市场建设方向上的一种探索。产权市场按照我们的理解它对应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并购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与柜台交易市场。为什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没有产权市场这样一个形态,这恰恰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道路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完全一样的结果。中国由于国民财富的配置、流动与再分配的规律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基础不一样,因此路径也就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形态也出现了差异,出现了产权市场这一特殊形态,是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的一部分。

 

    记者:那么目前中国产权市场的环境如何?

 

    熊焰:中国产权市场表现为一个有形化的市场,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国有资产要进行调整,二是国内市场环境特别是并购市场环境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许多国有产权交易的时候,产权不够清晰。因为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总公司、子公司、孙公司,最后不知道谁与产权出让的价格收益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这一块资产卖钱越多,对决策者个人利益越有利。但在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往往是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卖得越少某些决策者得利越多。

 

    第二,企业信用与个人诚信。

 

    任何产权转让,离开了信用与诚信就是空中楼阁,但国内企业的信用环境还很难令人满意。

 

    第三,中介机构。产权交易作为特殊的交易,必须借助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才能完成,目前国内这些中介机构无论个人素质还是职业素质都还有很大差距。

 

    第四,职业经理人。中国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一个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随着产权的波动而波动,这个企业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第五,法制环境。目前关于并购的相关配套法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第六,金融支持。任何一个大规模的并购,都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持,但现在国内还很难做到。

 

    在这种环境下,国有资产又必须进行调整,一个现象就出现了,就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要保证公开、竞争的原则

 

    记者: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有人甚至提出要停止国有产权的转让,这样就能杜绝流失吗?

 

    熊焰: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中国产权市场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现有环境下最大限度地既保证国有产权的有效流转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基本要求就是四个字,公开、竞争。

 

    首先一个原则是所有国有产权想要出让,必须公之于众,尽可能让意向受让人知道这个产权要出让了。公开,使得国有产权最大限度地征集到意向受让人,发现潜在买主,使整个产权市场运行有了一个基础。目前国内产权交易所就是在自己的公共网站、省级以上财经媒体进行产权项目的披露。

 

    另外一个原则就是竞争。征集到了若干个受让人,那么卖给谁呢?采取竞争的办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是理性的购买人,任何一个卖的人都想多卖钱,任何一个买的人都想少出价。若干个买者与卖者平等的博弈,最后形成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这就是产权市场基本的设计思路。中国的产权市场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摸索,到了200421号,应该说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所一直担心的国有产权流失问题,在理论上及法律上得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记者:具体说这个产权市场应该是怎样的?

 

    熊焰: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肯定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路径不一样,一定要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国情是国家大、企业多,发展参差不齐,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是大规模的而不是贵族化的,它应该是多层次的、区域化的资本市场,不是今天这样单一层次的。

 

    这种多层次可以理解为按照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融资要求、不同的成本期望、不同的监控手段,分级进行资本市场的设计。我把它理解为这样几层,第一层是主板的证券市场,这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主战场。接下来是中小企业板,接下来是债券市场,最下面是产权市场。因此产权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层次。产权市场也分层,最上面是柜台交易市场,然后是私募股权交易市场,最下面是并购市场。

 

    北京应有自己的资本市场

 

    记者:你一直主张北京应该把产权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依据是什么?

 

    熊焰:北京几次与资本市场建设机会擦肩而过,但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它要表达它的城市功能也要有相应的支撑条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条件就是建立自己的资本市场。

 

    我有自己的理由。首先,北京要完成它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其次,在中国几大经济圈中,今天的环渤海经济圈也需要它的中心城市有一个资本市场。另外,北京有建设中关村的任务,中关村园区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高科技项目和人才,但投资的退出通道还没有解决。而且,北京还有一个具有大资金、短时间特点的奥运商机。最为重要的是,北京已经具备了建设资本市场的条件。

 

    北京资本市场如何建设,北京市政府今年4月份公布了一个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本市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意见》,把北京产权交易所作为北京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北京产权交易所是北京资本市场唯一的产权市场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它的交易额超过了前十年交易额的总和,达到1209亿元的规模。

 

                 摘自:经济日报

 

上一篇文章:《证券法》修改非上市股份转让将有章可循
下一篇文章:证监会国资委合推股权分置股市猛冲千点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第六届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论…[1476]
· 产权制度与国企改革[2271]
· 上海产权市场交易总量连续…[2297]
· 沪联交所去年融资超过股市…[2189]
· 上海产权市场去年交易总量…[2270]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