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央行松动年末流动性跨年资金一涨再涨         
央行松动年末流动性跨年资金一涨再涨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finance.jrj.com.cn/2011/12/28023411925304.shtml | 点击数:906 | 更新时间:2011-12-28 | 文章录入:admin6 ]

    临近年末,央行昨通过周二公开市场小幅净投放60亿元资金,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在连续四周从市场净回笼资金后,本周公开市场释放出央行将松动年末流动性的信号。

  昨天,央行仅通过公开市场发行了4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与前持平,仍为3.4875%。由于当天有100亿元正回购到期,令公开市场转而向银行体系小幅注入60亿元流动性。

  相对于年末银行体系庞大的资金需求,60亿元的资金投放更多的于在其信号意义。这是最近四周以来,央行首度借道公开市场释放流动性,预示央行或将在年末暂时性松动资金面,以“助”银行体系过年关。

  当天,银行间回购市场资金面仍显紧张,跨年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再涨26个基点,至4.4523%。目前机构正在期待年末财政存款的投放,以期能进一步平抑资金利率水平,增加市场资金的供给,预计本周在余下的交易日内,资金价格或将出现变动。

    1年期央票连续第三周缩量发行。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4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的260亿元大幅缩减220亿。参考收益率再度持平于3.4875%。昨日央行并未进行正回购操作,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三期暂停此项操作。

  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行年底需要更多资金以满足贷存比要求,因此压制了对央票的需求,故央行适时压缩了发行规模。如无意外,近期除了跨年因素以外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资金面,资金面在元旦之前会维持现有的水平。“元旦前会比较松,元旦后就看不准了。”一位商业银行交易员如此表示。

  兴业证券(601377)分析则认为,大趋势上,在票据贴现利率为代表的反映实体经济资金状况指标显著回落之前,流动性改善仍可能面临波折。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包括3个月央票20亿元、1年期央票10亿元和100亿元的28天正回购,合计130亿元,较上周减少40亿。此前,央行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共计回收流动性2080亿元。

  而数据显示,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共计100亿元,大大低于此前两周的净回笼量,市场将其归结于因为临近节日,央行要确保货币供应量。分析人士指出,若要满足节日需求,应该还需要后续的净投放。至于具体的投放资金的方式,目前市场上比较倾向的观点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估计1月里会降准0.5%,大概能释放3500亿元资金。或者配合一定规模的逆回购操作。又或者下调存准1.0%,加上少量逆回购操作。

  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叶炳南也表示,1月底前不排除降准的可能性。他认为,如果市场对流行性的需求很大,做逆回购不如降准,再加上降准有明显放松的信号意义,若是经济下滑加速超过预期,那么降准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年关将至,年末资金紧张的效应昨日也在公开市场利率中得到了体现。周二,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全线上扬。隔夜SHIBOR利率本日上涨7.83个基点至3.0775%,一举突破3%关口;7天资金因跨年而需求上涨,昨日继续上涨28.84个基点至4.3842%,该品种在过去一周的时间内累计涨幅已近140个基点;14天SHIBOR以上涨39.67个基点位居本日最大涨幅,录得11月以来该项目最高点位5.4842%;其余期限SHIBOR皆有不同程度上涨。

    12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2,创汇改以来新高,也是连续两个交易日汇率中间价走高。在近期市场看空人民币,且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频频触及跌停的情况下,央行通过上调汇率中间价以维稳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图明显。

  同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明显缩量,在岁末年终市场对资金需求增加之时,欲为流动性紧张的市场松松绑。

  与此同时,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1月之际,市场对于央行再次下调存准率的期望急速升温。

  央行出手“维稳”

  “从6.3167到6.3152,尽管涨幅不大,但是央行通过上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来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图是明显的。”一位外资银行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境内市场上,央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对即期市场的走势具有指导意义。也正是在日前人民币兑美元即期频现跌停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整体仍旧保持涨势。”

  “央行一般都是通过对冲新增外汇占款的方式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在近期公开市场操作呈现净回笼的情况下,外汇占款的下降的确将对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压力。”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过,一旦人民币维持升值之势,无疑将在相当程度上吸引资本留在中国境内,阻挡资本的持续流出,从而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势。这也是近来央行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方面频频逆市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切服务流动性

  而央行除了通过上调汇率中间价来阻挡资金外流之外,针对当前市场对流动性需求旺盛的现状,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为市场保留更多的流动性。12月27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仅少量发行了40亿元的1年期央票,收益率维持3.4875%水平不变;而且央行并未进行正回购操作,这已经是央行连续第三期停止正回购操作。

  央行若在周四的操作中继续以地量发行央票,本周或将净投放。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到期量130亿元,其中,票据到期30亿元,正回购到期100亿元。而且,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共计100亿元,大大低于此前两周的净回笼量。

  “按照经验而言,临近年底尤其是过年之前,市场对于流动性的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增加,而央行此前也会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进而确保货币供应量。”孙茂辉表示。其实,从本周一开始,银行间市场的7天期利率就出现了跳涨,表明各家银行资金依旧比较紧张。

  从昨日开始,关于“12月27日晚间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传言就已经沸沸扬扬。对此,孙茂辉表示:“很难预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具体时间点,但是应该就是在近期。当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相对偏高,降低了银行资金使用的效率。因此近期再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既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对流动性的饥渴,又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多影响。”

    进入2011年四季度后,中国信贷市场投放主力——工、农、中、建四大行陆续上演了月末连环冲刺的景象。

  12月27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透露,12月前25天,上述四家大型银行新增贷款1300亿左右。度过月初的存款流失困境后,随着月底财政存款集中发放,从第二周开始,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在稳步回升。

  经过12月前十天不足300亿的“地量”信贷投放后,四大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恢复。“不排除12月最后一个星期贷款再冲一冲的可能性。”12月27日,某国有大行公司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此前两个月四大行均在月底最后两日集中放贷,11月底最后三天四大行曾集中放贷近千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最新报告中指出,“12月中旬以来,四大国有银行贷款出现加速,如果12月新增贷款与11月相当,达到5600亿,全年将新增贷款7.4万亿。”

  彭文生认为,货币增速可能接近拐点。他预计明年1月初央行将再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2012年初M2 增速可能回升。

  一方面,年底财政存款集中投放,随之而来商业银行恢复放贷能力;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境况仍需改善。

  12月27日,央行发行40亿一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期减少220亿元,且没有正回购操作,而3.4875%的发行收益率已连续六期持平。受年末季节性因素影响,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延续了此前的上涨态势,其中隔夜、7天和14天shibor利率分别上涨7.83、28.84和39.67BP。

  万亿财政存款助推贷款增长

  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增加可能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预计12月信贷投放将在5600亿~6600亿之间。

  “12月底财政存款可能已经投放,市场上明显钱多了。”12月27日,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如是说,这对商业银行不堪重负的存贷比压力来说是一大利好。

  12月初,四大行因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存款大量流失,第二周有所恢复,但存款增长仍然乏力。财政存款一般集中于12月份投放。央行数据显示,经济下滑已促使政府加快了年底财政存款投放速度,11月份财政性存款减少3763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12月财政存款下拨力度可能超万亿,今年前11 月财政收支盈余累计8357亿,高于2009、2010 年同期。若考虑年初8500亿财政预算赤字, 12月财政支出力度将较大,可能再次超万亿,从而形成基础货币投放。

  鲁政委分析,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增加可能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他预计12月信贷投放将在5600亿~6600亿之间。

  不过,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风险的加大,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变得更加谨慎。11月5600多亿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量回到2000亿元以下,即在银行整体放贷能力有所恢复的情况下,并没有相应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放。

  中金公司认为,尽管潜在的融资需求仍然存在,如基建投资增速近期出现了反弹,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面临下降的风险,基建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增大,银行开始主动收缩相关的贷款投放量。

  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出现了反弹,11月份短期贷款新增3150亿,票据融资由负转正,增加360亿,两者之和为3500亿,是全年第二高的新增水平。

  不过,短期融资增加或许是又一个假象。中金公司认为,部分是表外理财产品转入表内的结果,票据贴现利率下降得十分缓慢,显示企业的短期流动性依然偏紧。

    明年8万亿之重

  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8万亿左右,但面对节节超标的存贷比,商业银行颇为头疼。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6.84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若12月新增贷款延续前两个月的态势,按照5600亿算,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7.4万亿上下。

  多位人士透露,宏观调控部门预计,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8万亿左右,广义货币增速M2将在14%左右。不过,面对节节超标的存贷比,商业银行颇为头疼。

  12月27日,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透露,目前各家银行正在加紧制定2012年的工作计划,先由分行上报,然后总行统筹,“负债营销和存款指标也会是明年的一个重点。”

  进入2012年,随着财政存款季节性流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仍将面临很大压力。

  中金公司认为,在外汇占款增量下降的大背景下,银行的贷存比会趋势性上升,如果要抑制其上升速度,有效的做法有三:第一,通过法定比率的下调大幅推低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相应降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从而加速理财资金回表的速度;第二,允许银行将更多的长期负债纳入存款统计范畴,如一般金融债或具有定期性质的同业存款;第三,增加国库现金存款招标的规模和频率。

  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表示,央行明年会较多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

  如果外汇占款的增幅过小或者是下降,央行必须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这并非意味着政策的转向。

    步入2011年最后一周,12月以来呈现持续下跌的票据直贴利率终于扭头向上。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票据网统计的票据直贴利率月息已经悄然从上周最低点的6.9%。开始大幅上涨至昨日的7.8%。水平。

  银行人士称,这种变化意味着各家银行基本已经结束了今年的新增信贷投放,转而进入年底结算和明年初信贷投放的安排事宜之中。

  “我们行今年任务基本已经完成,现在都在忙年底结算的事情,新的信贷额度要等元旦之后才会有了。”某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票据利率走低的势头从12月12日一直延续到上周,并于12月22日票据直贴利率月息报出6.9%。,为12月最低水平。

    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走访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时强调,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信贷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确保信贷资金有序流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他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化风险控制,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服务。要更加注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行业研究,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要处理好防范风险和加强服务的关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要通过创新来加强风险管控。

  此外,他指出,随着市场变化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机构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中要特别注意加强风险防控,要提高各类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管理队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资本市场一直不缺乏传奇的故事,对于A股而言今年可谓是乱象丛生,虽然中国已经步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大盘却在去年券商机构一片乐观的预测当中,退守于2100点的附近,在目前沪深股市开户的一亿多户股民当中,只有800多万户还在股市里活着,仅占全部股民的5.12%,沪市日成交300、400亿地量与热闹时的日成交2000、3000亿相距何止是千里?有趣的是几百亿成交量拉不动指数的上升,却足以构成砸盘的动能,令股指一泻千里,从地板直奔地域,笼罩A股一年的悲观情绪在年末似乎是更加的浓重,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回答记者的时候,记者问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当前股市大幅下跌?市场运行自有其规律,但是他强调说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要有信心,来看本周金融观察评论员任伟礼的观点。

  任伟礼:郭树清主席旨在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股市迄今仍是传闻定沉浮,背后其实就是信心的问题。温家宝总理早就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股市有信心就不愁没资金,资金会随着信心而来。当然重塑市场信心将会涉及到一系列制度重建和政策修正,这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日可完工,任何人都不要不把股市当回事,股市的信心危机是会传染的,到时候扩散开来可能就是一场可怕的瘟疫。不过好在最近的一些迹象表明,决策高层并为忘怀股市,股市不会完全边缘化,股民也不宜过于悲观。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国资委:继续推动央企加快整体上市
下一篇文章:地方密集进京公关铁道部部分停缓建项目或复活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7]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4]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7]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2]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1]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39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89]
 
· 央行:9月份我国新增人民…[781]
· 央行:经济刺激举措取得明…[717]
· 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得…[798]
· 央行: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931]
· 央行:货币政策六举措保增…[84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