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券商大单频出产权市场冷对 |
|
 |
|
券商大单频出产权市场冷对 |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npre.com/info/news/index.php?modules=show&id=29106 | 点击数:660 | 更新时间:2010-7-19 | 文章录入:admin2 ] |
证监会“一参一控”大限将近,证券公司相关股权调整迫在眉睫。然而,随着股市走弱,对于各大证券公司抛出的股权“大盘”,市场恐无福消受
7月6日,“全球最大IPO”农行股开始网上申购,对于券商来说,农行股的发行对A股市场的走向将难以预测。在这之前,中信证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其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53%的股权,总价格为85.86亿元。
这单项目成为了产权市场最大单的金融挂牌项目。这宗“最大单”在产权市场激起不小涟漪,然而,却难以让市场真正消化。有专家预测,为了达到证监会以今年底为期限的“一参一控”的要求,今年下半年证券公司股份挂牌将增多。但是对于市场会如何接纳这些券商股权,相关专家也表示难以预测。
“最大单”市场难消化
所谓“一参一控”,即“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证监会在明确落实“一参一控”中表明,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证券公司要达标,逾期将受到监管。
“目前还没有意向购买方来询问,85.86亿元的大盘子着实让很多企业不敢来问。”当记者询问中信建投挂牌情况时,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项目负责人显出了焦急的心情。该负责人表示,这单最大金融股权的挂牌,不得不按照证监会的规定时间执行。一时之间,市场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成为了产权交易所的难题。
记者在中信建投挂牌信息中了解到,在受让方的资格条件方面明确规定,“意向受让方为注册地在中国境内、合法有效存续、由省级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行使出资人权利的国有独资公司或全民所有制企业 (非金融机构)”。这就意味着,民资与外资都被挡在了门外。
“我们是在积极寻找买家,并进行商谈。民营企业不在其列,当然民营资本也难以接下这么大的盘子。对外商投资机构,这个项目是不予以考虑的。”上述负责人表示。
对此,市场传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极其有可能会成为接盘者。市场分析人员认为,其实面对如此优质的股权转让,外商是十分积极的,但是这个项目不牵涉外资,恐怕也只有地方国有资本管理公司才有财力也有能力对这种项目进行消化。
除了中信建投股权转让,中信证券系华夏基金股权转让也将走向产权交易所。近日其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的职务变动,也被市场猜测与华夏基金股权变动有关。证监会对华夏基金股权调整的期限为7月1日,到7月6日,记者并未在产权交易所看到相关华夏基金股权转让。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外资机构都在抢进华夏基金股权,但是多方博弈还没有结果。估计有个定论之后,华夏基金股权才会挂牌交易。
股市低迷交易“冷场”
并不仅仅是中信建投这样 “最大单”的大盘子让交易买方市场望而却步,整个券商股权交易市场都处于胶着状态。
上述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挂牌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700万股股权又一次流拍,并第三次挂牌。此次挂牌较上次价格下调了1元多,以5.26元/股起拍。除此之外,还将这4700万股分拆为2000万、1200万、1500万三个标的项目挂牌。
“A股市场行情走弱,这影响了股权交易的市场效果。”该负责人表示,作为产权交易所也需要不断去寻找新的买家,期待能够完成这一次的股权转让。
同时,记者了解到,曾在2008年流拍的华西证券370.26万股再次挂牌交易。证券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相较于去年券商股权交易情况,今年或受到股市走势影响更甚。随着证监会“一参一控”大限的到来,下半年会有更多的券商股权走进产权交易市场。
也有产权人士表示,尽管在 “新36条”中明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但是一些大的券商股权转让或者如中信建投那样明文将民资挡在门外,或者民资缺乏财力接盘,让民资在券商股权转让中难以活跃,这也是交易“冷场”的原因之一。中国产权交易所网
|
|
上一篇文章:视点:产交机构参与关联交易是大是大非问题
下一篇文章:产权市场“西部开发板块”商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