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经济学家:经济增长峰值已过通胀压力不减         
经济学家:经济增长峰值已过通胀压力不减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2/20080225/000000089301.shtml | 点击数:589 | 更新时间:2008-2-25 | 文章录入:admin2 ]
霍侃

  对于备受关注的GDP走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上周六在“2008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指出:“从数据上判断,2007年可能是这轮经济增长的峰值。”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1.4%。
  同时,他认为这轮经济增长应该是慢起步、匀加速、缓减速、稳着陆。对此,与会的多位经济学家达成共识,认为今年经济增长会放缓,但不会大幅下降,并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需求和投资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2008年GDP走势的因素。
  至于价格走势,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压力不会比去年小,但对如何控制通胀率有分歧意见。

  放缓但不会大幅下降

  对于2008年GDP增长是否会出现拐点,许宪春从经济增长周期的角度分析,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保持连续5年以上两位数的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第一次是1992年到1996年,第二次是2003年到2007年。他认为“2007年是这轮经济增长的峰值”。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认为,经济增长高峰2007年已经结束,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缓慢下行,今年6月份前后会进入显著的拐点。
  花旗集团高级经济学家沈明高也认为,短期来讲,今年外需的变化可能是比较大的风险。美国经济放慢对中国GDP影响可能在1%左右。
  不过,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今年会大幅下降。许宪春说,从消费需求角度看,受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消费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而雪灾后重建和恢复会带来新的投资需求。

  CPI上行压力不减

  如果GDP增幅回落,今年的价格走势如何呢?许宪春指出,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的峰值和价格涨幅峰值不是同时出现的,分别出现在1992年和1994年,价格涨幅峰值有滞后现象,所以今年应该避免连续5年的两位数高增长对价格的滞后影响,造成价格过快上涨。
  去年,我国CPI同比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今年1月,受春节及雪灾的影响,CPI涨幅达到7.1%,创11年来的新高。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认为,中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因为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粮价不稳定,“今年通货膨胀率恐怕不会低于5%”。
  不过,也有学者主张重新认识什么是合理的通货膨胀率。王建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新全球化特点是发展中国家低端的价格体系和发达国家长期居高的价格体系相融合,发展中国家的外部需求不断扩张,在这种格局下,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高增长就不能让通胀率太低而汇率太高,所以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在于汇率提升不要高于主要对手,然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中低收入人口的消费,当通胀率上升的时候保持消费不下降。
  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发改委:部署开展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落实专项检查
下一篇文章: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9]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36]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11]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40]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10]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82]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602]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42]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6]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