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财政政策或主导未来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或主导未来结构调整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5286 | 点击数:420 | 更新时间:2007-9-3 | 文章录入:admin2 ]

8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跟踪检查法官法、检察官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等。

这是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向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尽管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昨日(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作报告时强调,当前经济增长依然偏快,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结构调整仍然滞后。他表示,要加大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对此专家认为,尽管作为宏观调控组合拳之一,货币政策今年以来以“六次提高准备金率和四次加息”而备受市场关注,但在到来的结构化调整时代,财政政策未来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甚至是首选推力,而以“规则、标准、法律”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政策,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分析说,“三过”问题的主体是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其根本又在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回报率较高所致。而细究高回报率,来自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更多的因素在于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都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提高利率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赵庆明说。

他表示,要从根本上抑制投资过快和出口过快,就要着眼于税收等财政政策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执法力度等行政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成本,并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此前也对记者表示,央行今年以来频繁加息虽然吸引了市场的很多注意力,但这并不会改变宏观调控“结构化”调整的主基调。而要致力于精确制导,就显然已不是货币政策这类总量型政策所能做到的了。

他预测,政府后续调控会以结构性政策为主,总量政策为辅;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考虑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加大了政府对其调控的压力,不排除政府采用信贷限制、资源税等手段进行调控;另外,在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方面,政府可能采取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方式,同时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调整进出口结构等。

赵庆明分析说,许多问题正纠缠在一起。“两高”行业既是给环保带来很大压力的行业,同时也是很多地区投资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抑制这方面的投资仅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如果通过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等行政法律手段,并通过辅以绿色信贷等政策,则可能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得到有效抑制。

他表示,由于仅需支付较小的污染成本,同时亦可廉价地得到所需能源等生产要素,这些行业往往能够得到很高的回报率,同时,这些领域亦是大量产生出口的部门,从而导致比较高的顺差。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加大环保的成本,可以同时起到抑制投资和出口的效果。

(记者 丁燕敖)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首都机场承诺明年旅客满意度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下一篇文章:我国将构建六大跨省散粮物流通道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49]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5]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497]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1]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3]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1]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5]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7]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