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oHS指令已经实施,专家认为,该指令在给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带来短期压力之外,也将对我国家电产业的内部升级带来外部动力。在家电“绿化”已成国际大趋势的情况下,家电产业升级已是刻不容缓。
出口遭遇“绿色壁垒”
欧盟25国是我国家电企业的重要出口地区。中国家电协会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出口欧盟的家电产品占我国所有家电产品出口数量的32%。
另有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4267.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56%,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中国机电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额为904.8亿美元。
但根据RoHS指令,投放欧洲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限量。这将给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树起“绿色壁垒”。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目前欧盟RoHS指令范围内我国的产品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总量的70%以上,企业压力增大,出口形势很不乐观。
大小企业境遇不同
实际上,RoHS指令早在2003年便已正式公布,但在三年多的准备时间里,我国企业交出的“环保答卷”各不相同。
业内人士沈闻涧说,大企业的真正考验时间实际上已经过去了,他们早在今年6月底之前便已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和原材料采购体系的完善,而一些中小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他们规模小,消化成本的能力弱。
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刘步尘同样对不少企业缺乏战略眼光感到无奈。他说,不少企业没有跨越这道“绿色壁垒”的能力,主要原因是心存侥幸,他们认为该指令有可能实施不严,或者可以通过转战其他新兴国家和国内等方式来绕开“壁垒”。
环保带来新的商机
从一系列迹象来看,电子信息产品的“绿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家电业的“绿化”时代也将快步到来,这给我国家电业的产业升级提出了时不我待的要求。
RoHS指令公布后不久,不仅国际主流企业在自觉地自我“绿化”,而且日、美等发达国家也在酝酿类似RoHS指令的环保法规。可喜的是,我国的“绿化”脚步并不落后于国际节奏。信产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已于去年颁布,并将在明年实施。
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企业要把“绿色壁垒”变为“绿色利润”,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走向技术升级;转变竞争方式,从高举“价格屠刀”走向以高质量、高服务取胜等等。显然,这条路还很长。(费杨生) 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