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产能过剩催生新并购时代         
产能过剩催生新并购时代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3-22/000001452571.html | 点击数:1097 | 更新时间:2006-3-24 | 文章录入:admin6 ]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原则和八项重点措施。自去年底以来,相关部委已多次发文"狙击"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推进结构调整。而身处过剩旋涡中的相关上市公司也早已通过重组、改造、淘汰等手段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

    六大行业产能过剩

  《通知》明确指出,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从这些行业涉及的众多上市公司近期的业绩表现来看,产能过剩带来了普遍的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像水泥等个别行业在2005年年内甚至出现了全行业性的业绩下滑和亏损。

    不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在拖累上市公司业绩的同时,也为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据记者采访了解,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特别是龙头企业,其结构调整的步伐早已展开。从上市公司所用措施来看,《通知》八项重点措施中提到的重组、改造、淘汰等手段都已被广泛采用。

  不少上市公司也表示,由于落后产能多集中于中小工厂,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严格新上项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正面效应较大。

  推进技术改造、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项目也帮助不少上市公司中的龙头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先发优势。G宝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一直着力投资技改项目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在高端产品上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2005年公司就有包括宽厚板轧机工程及配套连铸工程、1800冷轧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技改项目的陆续投达产,高端产能的提升反而帮助公司度过了行业低谷。G上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过去的一年在自主品牌建设上下了很多工夫,批量生产的目标正处于循序渐进之中。

  龙头企业加快重组

  目前,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都存在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这也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之下,一些存在产能过剩行业中兼并重组明显加速。

  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上市公司,以资产、资源、品牌为纽带频频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收购。如通过重组并购做大做强的典型之一宝钢今年与马钢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传出与八一钢铁密切接触。鞍本合并也已于近日挂牌,产能超过宝钢达到3500万吨。而在这场并购热潮中,外资战略投资者的身影也不断涌现,米塔尔去年成功控股了华菱管线,水泥行业的G海螺、G华新也先后引入了战略投资者。

  业内人士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并购时代,重组并购活动将会在更多存在产能过剩隐患的行业中流行。(记者张喜玉/上海证券报)

  产能明显过剩行业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

  行业上市公司

  钢铁G宝钢、G武钢、G本钢、G鞍钢、G首钢

  电解铝兰州铝业、关铝股份、焦作万方、云铝股份、G中孚

  焦炭山西焦化、G安泰、G煤气化、黑化股份

  汽车G上汽、一汽轿车、东风汽车、G江汽、福田汽车
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文章:造纸业需求前景看好
下一篇文章:国有银行面临"诸侯决策"局面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从海外并购案看我国传统产…[1197]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纤维纳米…[873]
· 并购时代资本力量的跑马场…[1066]
· 中国并购政策的红色警告[1129]
· "并购"是民企做大做强重…[110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