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专题]财经新闻 >> 正文
中国决不放弃WAPI冲击国际         
中国决不放弃WAPI冲击国际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news.xinhuanet.com | 点击数:761 | 更新时间:2006-3-17 | 文章录入:admin2 ]

    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国家标准WAPI再次遭到国际垄断势力的打压后,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进良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WAPI在冲刺海外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但政府对这一国产技术的支持不会因此而减弱。

    WAPI再遭不公正待遇

    赛迪顾问发布的一项报告说,中国无线局域网设备市场今后几年将保持30%的高速增长,并将于20
中国将就WAPI国际标准投票结果提出申诉
WAPI谋求国际标准受挫 博弈中国市场
WAPI产业联盟成立 22家企业共建产业链
中国力挺国产无线局域网技术与英特尔分庭抗礼
09年达到35.9亿元。

    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有关人士说,巨大的市场更加剧了标准之争。

    记者了解到,由于现有的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存在安全漏洞,中国民企西电捷通主导开发了WAPI技术,以期弥补这一问题。去年10月,这项技术和美国英特尔公司主导开发的11i同时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快速投票流程。

    据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有关人士说,在评论期和投票期内,制定802.11系列标准的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及其代理人散布不实消息,严重违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形成了对WAPI歧视和偏见的投票环境。

    根据中国国家成员体2月23日发给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份文件,去年5月,该协会还曾书写一份文件,企图阻止WAPI在当年10月进入快速投票流程。阻止失败之后,当年11月这一组织再次动员其他国家投票反对WAPI。

    据工作组有关人士说,美国这家协会曾向相关国家成员体提供反对WAPI的理由,如密码算法不公开、没有兼容现有标准等。但事实上,这些理由在投票前的多次国际会议上均已遭到中方的有力反驳,并且部分内容已经形成会议决议。

    WAPI的安全性有目共睹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进良说,由于802.11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而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有关人士介绍,WAPI是一个先进、安全和可靠的安全方案,能够有效弥补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的安全漏洞。WAPI的核心技术即直接双向认证技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有目共睹,而安全应是此次提案最需要重视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但是,当前的这种投票结果将会使11i迅速危害国际社会,还将导致无线局域网被不安全的技术垄断,并使国际社会长期受到信息不安全的威胁。

    有关人士表示,工作组将向国际标准化组织全面反馈相关信息,并要求该组织立即采取措施,纠正投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防止带有严重安全漏洞的11i被强塞进国际标准,否决不公正的投票理由和结果,给予WAPI应得的公正待遇。

    继续推进WAPI国际标准

    参与申请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肯定会继续对WAPI标准给予支持。

    李进良认为,中国政府提出WAPI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标准战略和信息安全战略。WAPI是否在国内使用涉及中国高技术产业能否较快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记者了解到,快速流程投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某项提案最终已成为(或没有成为)国际标准。快速流程投票是国际标准流程中的一个阶段,后续还包括召开投票分析组会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部门审查等环节。

    李进良认为,有关方面应尽快准备申诉材料,按照国际规则,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申诉,为未来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求得公平环境。

  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国家标准WAPI成为国际垄断的又一个受害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有权利开发自己的技术,也有权利向国际社会推广更具优势的技术产品。然而,信息产业中早先形成的垄断格局,使得后来者无处立足。

    从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TD-SCDMA,到宽带电视的AVS,再到这次的WAPI,致力于自主研发的中国企业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国际垄断势力的阻力。

    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未来发展的潜力让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对中国无法忽视。不止是在海外,即便是在国内,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若想成为国家标准,被国内广泛应用,都十分困难。

    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特性,一旦形成一定的市场应用规模,后来者便很难进入,即便是在技术上更有优势、成本更加低廉。而整体研发力量较弱的中国企业若想和垄断巨头单枪匹马独斗则十分困难。

    此次WAPI事件中,海外媒体报道说,因为中国不公开WAPI密码算法,对其他国家实行封闭政策,所以导致失败。实际上,中国对此早已公开。

    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要善于与外界沟通,及时通报自己技术的进展。不要过于自闭,把一切未定之事皆视为机密而对外封锁。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已经在自主创新上迈出了新步伐。我们期待着,在国际标准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

上一篇文章:易宪容:06年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预计为26%
下一篇文章:商务部斥铁矿石供应垄断将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中国正式就WAPI投票结…[78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