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走进WTO第五年中国银行业走向突破         
走进WTO第五年中国银行业走向突破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12/000001382424.html | 点击数:2154 | 更新时间:2005-12-13 | 文章录入:admin6 ]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已经跨入第5个年头。目前来看,中国政府的入市承诺逐步变为现实。

    从现实情况来看,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已逐步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机构并存、功能齐全、形式多样、互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体系。

  在市场份额方面,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和存贷款方面比例不断增大。在经营绩效方面,从目前来看,中国银行业财务状况出现持续好转状况。在财务状况持续好转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自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并将当年大部分净利润用于消化以前年度的不良资产。

    随着银行业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各银行在传统业务上进行差别化经营的同时,也开始大胆地进行中间业务的开发与创新,推进综合化经营,开创多种盈利途径,提升银行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而从入市以后的金融宏观运行来看,中国始终保持了一种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并没有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过多负面影响。

  尽管如此,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却仍然处于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依然存在风险集中的隐患。因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其配套改革也相当重要。

  2003年底以来,为了加快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2003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获得国家外汇注资,随后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拉开大幕。

  目前,几大行已相继剥离了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或开始展开谈判。

  三年前,银行业改革还是停留口头,而目前,中行、工行股份制公司已经成立,交行、建行已经挂牌港交所。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适应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文我国银行监管工作也有了新突破。2003年3月,以银监会成立为标志,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监管者的工作职责更专一、工作目标更明确、范围更集中,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而且,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单独设立银监会的做法,也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王召)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乙醇汽油十一五产量将翻番
下一篇文章:发改委卡住药品出厂价能否遏制药价虚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中国银行业资产总量已超过…[848]
· 中国银行业抗风险能力脆弱…[1257]
· 标普断言中国银行业并购时…[1179]
· 中国银行业面临六大挑战[1205]
· 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藏商机…[112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