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产能过剩问题浮现通缩压力挑战中国经济         
产能过剩问题浮现通缩压力挑战中国经济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2-02/000001374951.html | 点击数:884 | 更新时间:2005-12-5 | 文章录入:admin6 ]

    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

    年终将至,今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势已定。但专家指出,产能过剩问题已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浮现,如何应对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供给力量不断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4%,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所针对的投资增长过快问题,继续得到抑制,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较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逐季放缓,前三季仅增长2.0%,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出口猛增而进口放缓,使前三季净出口达到创纪录的683亿美元;前三季工业企业利润虽增长20%,但同比回落了约20个百分点。

  “这些看上去冷热不均的数字,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宏观经济中供给的力量不断增强,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

  这位专家分析说,进口增速放缓表明在宏观调控作用下,中国的国内投资需求在减弱;而近些年持续高增长的投资形成了巨大产能,在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于是出口高增长;CPI涨幅回落主要与粮价下降有关,反映的也是粮食连续两年丰收、供给充足的事实。

  严重过剩可能出现在2007年

  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去年投资率(投资占GDP比重)已达到44%的空前水平。王建指出,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表现为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

  过去两年曾出现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涨价问题,今年大都不见了。年中以后,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近年相对紧缺的煤电在今年也出现过剩苗头。

  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下滑,且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等少数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则大部分亏损。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7.6%。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王小广博士说。他说,投资建成的周期一般为5年,因此,供求结构若得不到很好的调整,预计2007年中国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生产过剩。

  “供需相反调节”化解通缩压力

  今年以来,伴随着各类价格涨幅明显趋缓,企业利润大幅回落,经济学家中间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缩”的争论。王小广认为,今年全年CPI预计将保持2%左右的增长,并不会出现通缩。但是,随着大量投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2006年以后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货紧缩的风险在迫近。明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轻度的通缩。

    “中国对付计划经济下的短缺比较有办法,但如何应对市场经济下的过剩却没有太多经验。”王建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一五’可能是中国面对挑战最大的五年计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北京举行。从会前透露的信息看,会议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王小广认为,面对越来越强的通缩压力,明年宏观调控应采取“供需相反调节政策”,即一方面继续适度抑制供给扩张,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使供给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王小广说,从历史经验判断,明年成为“调整起步年”的可能性较大,即中国经济调整到位、实现真正的“软着陆”,2007年开始又一波增长。

  “但是,如果调整不好再碰上外部环境不景气,中国经济也可能在‘十一五’期间因需求不足而发生‘中期变盘’。”他说。

  明年钢材供大于求过亿吨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课题组最近撰写的钢材供需形势预测报告指出,明年钢材供过于求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明年大多数用钢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势头都继续回落。课题组预计,2006全年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将达到33685.44万吨,同比增加3096.12万吨,增幅为10.12%,较2004年和2005年增幅继续回落。另一方面,钢铁产能继续释放,加上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量持续回升,出口有所下降的影响,预计2006年我国钢材的国内供给量可以达到45336.25万吨,同比增加48.03%。供给超过需求11650.81万吨。(顾钱江 高丽)

上一篇文章: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高费率企业将受冲击
下一篇文章:钢铁高端市场过剩阴影乍现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十三大行业产能过剩突出:…[990]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