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制造业仍是中国的优势         
制造业仍是中国的优势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11-21/000001366169.html | 点击数:1079 | 更新时间:2005-11-24 | 文章录入:admin6 ]

    中国现在最具有竞争能力的行业是制造业,中国现在最大的相对优势就是劳动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继续发展制造业,满足我们处在产业链低端的事实。不从产业链的低端开始做起,就不会走到产业链的高端。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当中,走了那么多年对外开放的路子,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其中70%都流向了制造业。有些人现在开始抱怨,说我们引进了外资,但始终在做苦力,总是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好像中国现在不应该再做衬衫、鞋帽。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中国至少还要再做20年衬衫。

  中国在很多领域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事实,这和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有关。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样的阶段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委屈。

    一个企业再厉害,也逃脱不了外部环境对它的制约。除了构建一个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企业竞争能力的环节,特别是国际竞争能力的环节也至关重要。

  中国现在最具有竞争能力的行业是制造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因为中国现在最大的相对优势,就是庞大、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我们很多的加工贸易业,虽然只拿到5%至10%较少的加工费,但是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为几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对中国有非常大的贡献。解决就业问题始终是一切政策的首选目标。

  不管是国际的竞争目标来看,还是从国内政策的目标来看,继续发展制造业,继续在制造业当中引进外资,是完全必要的,要满足我们处在产业链低端的事实。不从产业链的低端开始做起,就不会走到产业链的高端。

  没有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走到产业链当中,就可能游离于国际产业链之外,那将是一种更加困难的局面。目前,我们要在中国最有竞争能力的制造业方面继续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在国际竞争当中的相对优势。

  中国希望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希望有更多的现代服务产业项目,但是大部分外资制造业的形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当中取得最佳的效果。

  要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只有不断地对外开放,才可能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不仅要花大力气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强品牌的建设能力,还要加强整合资源的能力,把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谋求产业链上的升级。

  比如,IT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结合。目前IT产业是一个烧钱的产业,但是产业要可持续发展,IT产业要盈利,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中国最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链,最有竞争能力的制造业联系起来,用信息化带动传统的制造业,改造、升级。IT产业和制造业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发展,如果游离于制造业之外,IT产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IT产业和其它产业是“毛”,毛只能紧紧粘在皮上,毛才能发展。用IT产业的技术优势,来改造、提高传统的制造业,使它逐渐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端、高端,这不仅有利于传统制造业和IT产业的自身发展,也将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本刊记者张伟根据作者在2005中国IT财富(CEO)年会讲话整理)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
中国经济周刊

上一篇文章:净化金融生态根治金融"原罪"
下一篇文章:循环经济引导建材行业投资方向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中国奢侈品规模将首超日本…[1007]
· 11月社会用电增幅大幅下…[607]
· 中国制造业出路:由产蛋到…[881]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