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对话》 主办:中国国企改革网
主持人:
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产权市场在国企改革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大家对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作为实战专家,你是如何看产权市场的。
樊刚: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的环境下,产权市场显现生机,产权交易机构各自有所作为,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但是过分夸大,让许多人异想天开,这样不好。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产权交易机构不过充当的是买卖信息的传递者、监督者或协助政府执行必要的政策程序。就市场机制而言,我个人观点否认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之说,至少目前不是。
产权市场就是产权市场,因为现在的产权市场还不具备作为资本市场的基本特性,直接的企业资产买卖还是一种简单的贸易行为,产权市场更像是贸易市场。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产权是不具备资本市场属性的投资品,理由包括以净资产为价格基础附加职工解决方案;理由包括产权市场没有价格发现机制更没有市场扛杆作用;理由包括产权交易所还没能做到让买方主动使交易品成为有市场标准的权益结构;理由包括多数买方不是进场寻求市场机制可能带来的益处;理由包括企业家,投资者以至经纪机构对市场信息不平恒;理由包括向受让人设限有违资本市场认钱不认人的原则(资本市场对资本是公平的)等。
有人说资本市场就是想融资的企业在这里能够融到钱,想投资的人能够在这里买卖投资品。其实不然,我们将企业设备打包送到旧货市场出售所得算不算融资。我们到旧货市场买到的古董算不算是投资品。
目前,产权市场的模样有点“资本市场”,但没有其“精神”,比如,产权市场上用的“报价系统”“交易系统”“指数系统”不过是概念摆设。产权市场要成为真实意义的资本市场还需分解和提升。还需要一种“精神”,就是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找到并建立一种产权市场特有的“市场机制”,不是一味向证券市场学习,更不必到境外证券交易所去搬。
我知道大家都在努力,泼冷水不利于行业发展,但认识自己一样是非常重要。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 - 中国国资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