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国内主要彩电生产企业预见了平板电视的发展前景,以长虹、海信、厦华等为代表的国内一线电视品牌,开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能的调整。一方面通过扩大产能,取得规模效益,拉低了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有效利用苦心经营多年的渠道,降低流通成本,完善售后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纷纷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逐步掌握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国产品牌的竞争力,使得国产平板电视不仅为国内消费者欢迎,更为国际市场所青睐。而国产平板电视后来居上的事实,更使得制造企业在高端产品上赶超“洋品牌”树立了信心。
出口:销量上升价格坚挺
今年我国高端彩电出口出现两个喜人变化:一是平板电视出口取得新进展,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平板电视出口再创历史新高,液晶电视出口量同比增长123%,等离子电视出口量同比增长126%。二是继美欧市场之后,日本市场正在成为平板电视出口的新兴市场。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高端电视进入了真正与国际先进品牌角力的阶段。
国产彩电企业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出口价格坚挺。海关统计显示,在8月份平板电视出口15强中,国产品牌厦华、新科、TCL分列第1、第7位和第14位;长虹、海尔、创维进入等离子出口的前15名,分列第3、第7位和第14位。厦华总经理谢思瑜表示,厦华年初提出的平板电视占全球市场4%份额的目标将提前实现。
在显像管电视方面,我国一直处于追赶阶段,与日本等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在第三代平板电视方面,我国较早启动研究,并在技术方面基本与发达的日本、美国接近。中国平板电视专家委员会成员王玉良认为,新一代中国平板电视,技术和外观设计上,均有独到之处。中国彩电一改过去CRT时代的弱势局面,靠技术实力、产品性能、品质服务强势进军国际市场,目前的市场竞争方式已由价格战转移到技术、服务战,这对于中国彩电厂商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重新洗牌国际市场的机遇所在。(记者殷陆君)
内销:抢占近7成市场
国家统计局中怡康公司日前在对全国200个城市、1800个商场的国产彩电销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8月底,国产品牌彩电连续三个月市场份额超过85%,且这个比例仍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销售额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近7成。我国彩电业正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市场格局,国产彩电已全面超越“洋彩电”。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机到了升级换代的阶段,平板电视市场开始全面启动。技术发力使国产彩电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赢得了“途中跑”的优势。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于2004年11—12月份,对中国市场上国内外8个品牌的液晶电视就8个关键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代表高端技术的液晶电视,国产品牌从指标上综合来看已经优于合资品牌。这是国产彩电近20年来在高端产品技术领域对国外品牌的一次标志性超越。
在长期的实际使用中,消费者已经对国产彩电品牌建立起了很高的信赖度。国产彩电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其丰富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譬如,海信平板电视的品种目前已达到了100多种,形成了从15英寸到63英寸的平板电视群,型号达90个之多。而国外彩电品牌的产品型号,只局限在大屏幕的几款平板彩电中。
出现这种状况,与国外彩电品牌的研发中心没有“落地”有关。虽然很多国外品牌已经将其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是他们的研发中心很多还是留在国外的总部,无法及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此外,擅于操作市场终端一直是国内彩电企业的强项。目前国外品牌的售后服务大多局限于一级市场,对于二、三级市场基本上很难保证,而国内彩电品牌的售后服务网络很多已经深入到城乡的每个角落。(记者 刘成 通讯员 杨勇)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