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十天前宣布22种、400多个药品降价后,国家发改委再一次把目标指向了高药价。不过,这一次不是直接降价,而是对降价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8日,国家发改委部署了此次“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专项检查”,除了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以前有过“前科”的医疗机构外,还将让检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对实行市场调节价药品和高价值医用耗材价格过度上涨情况的调查研究。
据介绍,此次检查行动明确了六个方面的检查重点:政府定价药品是否按规定价格执行;政府规定降价的药品是否按规定时间和幅度降低了价格;招标采购中标药品的价格与收费是否按规定政策执行;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标准收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检查收费是否按规定的标准执行;药品经销单位和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
从检查涉及的范围来看,包括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品招标代理和其他经办机构等。
此前,发改委已经进行了16次药品降价,结果不尽如人意,导致此番降价行动显然不如当初“讨好”。一方面,虽然每次降价都宣称直接降价金额高达数十亿,但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受惠;另一方面,由于在降价幅度、降价品种等方面超出了医药企业当初的预计,企业方面也颇多微词。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国家发改委部署此次检查行动。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动除了价格检查的目的之外,还带有一些“刺探摸底”的性质。因为在通知中,发改委还明确要求检查调研中,各级价格部门还要及时发现、反馈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以便促进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深化。(记者 杨茜)
22种药品降价方案今实施 降价令“逼走”品牌药
今天起,22种药品降价方案开始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虽然京城各大药店进行了充分的药品储备,但是品牌药严重缺货现象仍会无奈地上演。
药品降价是否得到执行 全国专项检查即将开始
政府定价药品是否按规定价格执行?政府规定降价的药品是否按规定时间和幅度降低了价格?即将开展的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将重点检查这些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内容。
热点专题:聚焦药品降价:百姓期待 厂家叫苦 医院叫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
这次降价的22种药品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这22种药品降价,是因为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空间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