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宣战渠道商家电业酝酿重组变局         
宣战渠道商家电业酝酿重组变局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9-20/000001320136.html | 点击数:866 | 更新时间:2005-9-21 | 文章录入:admin6 ]

    海尔欲购厦华、美泰海信兼并科龙国内家电生产商试图夺回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海信集团宣布以9亿元价格收购掌控科龙电器言犹在耳,昨天记者又获悉,海尔集团也正"觊觎"国内彩电巨头厦华电子。
 
    虽然海尔集团遭到了厦华电子的明确拒绝,但海尔先后意欲收购美泰、厦华,海信收购科龙以及此前TCL的一系列收购行动,无不预示着家电业正面临一场由制造商主导的产业大变局。

    原材料大涨

  近两年,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已经大大压缩了家电企业的利润空间。

  以钢材、塑料、铝材为代表的关键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白色家电整机成本的三分之一。近一年多以来,空调整机的制造成本至少上涨了20%,冰箱、洗衣机的整机成本上涨幅度至少也在10%左右。而与此同时,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的销售价格却仍然呈下滑之势。

  有专家分析,在家电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大背景下,家电企业很难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转移给消费者。因此,一些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的家电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难以从市场上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无法控制,一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利润随即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小鸭、长岭、小天鹅等就是前车之鉴。

  销售商强势

  在目前家电业的价值链中,最强势的就是销售商。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获得优势的渠道商向上游要利润已成为大趋势。从国美、苏宁到永乐,这些大家电销售商利润率远远超过了家电生产企业。

  据了解,一些家电销售商甚至与厂商之间签订的"零保证条款"。也就是说,家电销售商在销售生产商的产品时,其财务账面上禁止出现负毛利。例如,某品牌空调型号进价为2000元,如果销售商售价为1950元,那么,其中50元的损失遵照此条款,将由生产商负责。

  面对销售商的强势作风,一大批家电生产企业颇多怨言,并多次要求整顿家电行业的市场秩序,还生产商以生存空间。但是,更多的家电生产企业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与忍受。

  重组成必然

  上下游的夹击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这一趋势从目前看还存在加剧的可能性。那么家电业的出路在哪里?

  虽然很多家电企业都声称,要以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取生存空间,但目前国内家电企业基本上仍处于组装阶段,拼投入、拼研发、拼技术,对于国内家电企业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既然在技术层面的突围可能性很小,那么依靠重组兼并,提升规模效应,加大与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则是国内大多数家电巨头的唯一选择。

  海信此次收购科龙,即是看中了后者在冰箱与空调领域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与生产能力,而海尔想收购厦华也是想弥补自身在电视机领域的不足。

  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即指出,家电生产企业已经进入了重组时代,在这当中,没有旁观者,或者做大或者"死亡"。(记者 袁克成)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2008欧盟对我纺织品不设限
下一篇文章:运价暴涨70%国际海运驶入年内黄金时期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2]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7]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03]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3]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2]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8]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6]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3]
 
· 钢价提升家电业加速用钢替…[1040]
· 家电业追捧OEM战略升级…[1092]
· 家电业:挣扎在恶化的经营…[1404]
· 中国家电业国际化面临"情…[1251]
· 家电业:就这样决胜终端?…[165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