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家电业:挣扎在恶化的经营环境中         
家电业:挣扎在恶化的经营环境中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5-10/000001486108.html | 点击数:1361 | 更新时间:2006-5-12 | 文章录入:admin6 ]

    在上游产业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家电上市公司继续挣扎于恶化的经营环境中。2005年年报显示,春兰股份与TCL集团上市以来首度亏损,澳柯玛陷入资金链危机,TCL集团和科龙电器分别巨亏3.20亿元和4.87亿元,青岛海尔净利润同比下降35.27%。

    差不多同时披露的2006年首季季报再度报警,业绩同比滑坡的家电上市公司有四川长虹、春兰股份、科龙电器、澳柯玛、美菱电器、上广电、厦华电子等。

  成本上升成最大心痛

    几乎没有一家家电上市公司不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抱怨。据春兰股份称,去年铜、铝等空调器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均创历史新高,铜价从2005年初30000元/吨已涨到年底的42000元/吨,铝价从2005年初16600元/吨上涨到年底20000元/吨。2005年仍保持每股收益0.95元绩优形象的格力电器表示,生产空调器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钢、铜、铝、塑胶的价格走势决定了空调材料成本的变动,虽然钢材价格在下半年有所回落,但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的攀升,总体上,空调器材料成本继续上升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

  面对成本上升,企业进一步扩张产能的效果变弱。规模生产不见规模效益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增长幅度减缓,供不应求矛盾更趋突出。据美的电器分析,在全球空调器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推动下,从2002年开始,国内空调业进入爆发式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幅度接近50%,海外出口年均增长超过60%。2004年度空调行业增长率仍高达38%;到了2005年,全球超过70%的空调器产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空调器生产基地。

  然而,国内空调产业在2005年开始转入了平稳增长期,行业全年增长率只有6%。在全球需求放缓的同时,国内空调器生产商的扩能项目纷纷上马,产能持续扩大,全行业明显出现供大于求,需求放缓与产能持续扩大的矛盾不断放大。多家企业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夏季气温不够炎热、国内渠道商进一步挤压、海外经营壁垒不断增加等因素,均对去年空调器难以赚钱构成负面影响。

  海外拓展之路不平坦

  拓展海外市场被家电企业视作走出困境的对策之一。一方面,全球家电生产大量向中国转移,中国生产的家电产品已被海外消费者接受,拓展海外市场具有了市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家电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抢占海外市场份额屡见成效。国内家电企业为拓展海外市场做好了准备,例如,美菱电器去年新增年产60万台的电冰箱出口基地顺利投产。该公司称,出口市场以巩固欧洲市场为主,重点开发美洲市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达到了改善盈利能力和高速增长拉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国内彩电企业效益的回升,也曾经得益于产品出口。然而,拓展海外市场的道路并不平坦。四川长虹已与ApexDigitalinc.和季龙粉先生三方签署了贸易纠纷和解协议,Apex公司愿意承担公司1.7亿美元的债务,三方同意中止在美国的所有诉讼。至此,四川长虹为打开美国市场付出了沉重代价。截至2005年末,公司应收Apex公司的货款为4.576亿美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达3.138亿美元。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也处于艰苦的整合期,扭亏任务艰巨,公司因此首度出现亏损。

  去年,人民币走上了升值道路,出口企业均或多或少遭遇汇兑损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更要紧的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据美的电器称,欧盟两项指令于2005年加紧施行,有毒物质禁用为空调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和原材料选购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产品回收增加了空调自有品牌出口欧盟的销售成本。同时,针对国内空调制造企业的国际反倾销事件屡有发生,从LG天津反倾销涉讼事件到土耳其反倾销立案调查,都对国内空调出口造成了影响,海外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澳柯玛危机敲响警钟

  号称“中国冰柜大王”的澳柯玛陷入资金链危机,给国内家电业再次敲响了警钟。澳柯玛是一家集团型家电企业,其跌落既有家电企业最热衷的多元化经营的影子,又有染于证券市场最敏感的资金占用问题。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青岛澳柯玛集团总公司等关联方累计占用上市公司澳柯玛资金171473万元,澳柯玛集团附属企业经营性占用资金171181万元。

  昔日创业功臣、澳柯玛原董事局主席鲁群生,已被青岛市政府免去所有重要职务。而回顾鲁群生的成功,他曾经仅花了5年时间就使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冰柜厂变成了全国第一,又花了5年时间使之在家电各领域站稳了脚跟,澳柯玛也由此与青啤、双星、海尔、海信被并称青岛“五朵金花”。

  澳柯玛陷入资金链危机,与其多元化经营有关。澳柯玛的产业链包括冰柜、电冰箱、空调器、浴霸、饮水机、生物医药、新能源、光电子、电动自行车等,还涉足金融业、房地产业。据称,为避免与同城的海尔、海信直接交锋,澳柯玛实施差异化投资,寻找“缝隙”项目,被业内形象地比喻成“海尔、海信不做的,澳柯玛都做”。

  可如今陷入资金链危机,青岛澳柯玛集团空调器厂一度生产经营不正常,生产时断时续;上市公司澳柯玛去年亏损了7345.57万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了2773.10万元。

  澳柯玛的教训值得家电上市公司吸取,但“澳柯玛第二”很可能还会出现。在被渠道商大量占用资金的背景下,家电企业的资金周转普遍较困难,资金链危机不能不防。

  配套企业受牵陷泥潭

  家电上市公司的艰难处境,连累到一批配套生产企业。与空调器所处相同市场环境的空调压缩机,也从2003年、2004年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供大于求,海立股份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65.57%。2005年度以24%左右市场份额居同行业首位的华意压缩,去年亏损1.43亿元。华意压缩的困难与生产整机的家电上市公司如出一辙——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竞争激烈、资金紧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达3.1亿元,为此华意压缩对应收款项计提了坏帐准备8369万元。

  显像管及相关生产企业的日子更困难。安彩高科由2004年赢利2.33亿元跌落至2005年亏损1.82亿元;赛格三星去年业绩大幅滑坡后逃过亏损一劫,但今年一季度亏损2715.07万元;彩虹股份由上年赢利25907.30万元“变脸”为2005年亏损55156.70万元。彩色显像管行业的困境显而易见,用赛格三星的话来说,由于能源涨价,导致玻壳行业生产成本增加。CRT产品毛利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FPD迅速扩张带来的CRT市场萎缩和价格下降压力日益严峻。

  生产彩色显像管和彩色显示器用偏转线圈及其配套产品的咸阳偏转,去年也亏损了16279.14万元。同样受到CRT电视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大幅下跌的影响,生产彩色显像管用电子枪、彩色电子枪金属零件的大显股份,今年一季度亏损2329.37万元。(记者 张炜)
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文章:原材料进出口态势直逼行业调整
下一篇文章:乳业巨头发威第一阵营生变外资介入热度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钢价提升家电业加速用钢替…[995]
· 家电业追捧OEM战略升级…[1054]
· 中国家电业国际化面临"情…[1203]
· 家电业:就这样决胜终端?…[1607]
· 家电业发展必然选择产区走…[116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