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油荒"倒逼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油荒"倒逼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8-24/000001298093.html | 点击数:873 | 更新时间:2005-8-25 | 文章录入:admin6 ]

    目前由发改委制定零售中准价的定价机制,和国际油价相比有滞后性。但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马上放开可能只是给获利群体提供更大的机会,而为其他人群带来更大的损失

    定价机制遭质疑
 
   “‘油荒’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定价机制。”辽宁省北票市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士秋认为。这个民营油企老板,在剖析油荒发生根源时给出了与众多官员、专家、企业、民众惊人一致的见解。

    “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不仅消费者、民营企业有意见,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油巨头一样并不满意。”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各方面都不讨好。

  自2001年11月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然而,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能作调整,每次调整间隔至少也在一个月之后。这一滞后价格已经不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而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当然会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一旦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国内则有不法商人趁机大量囤积,借以牟取高额利润。

  对此,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曾组织召开了一次高级别的秘密会议。会议的内容正是讨论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机制问题。

  此前,一位知情人士曾不无乐观地向本报记者透露说:“估计这次会议后,国家对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改革很快就会有所动作。”

  发改委不能缺位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各方面都不讨好的现状,发改委价格司曾向石油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请教:“发改委是否该彻底撒手不管?”

  然而专家眼中的改革方案也不尽相同。

  韩学功理想中的石油定价机制应是如此:将滞后价格变为适时价格,建立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相适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要有利于保证国内石油供应稳定性。

  不过韩学功又强调:“石油作为战略性物资,维系着国民经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即便石油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价格也不能完全放开,政府在必要时仍可干预。”

  董秀成却坦诚地表示:“我和韩老师的观点不一样。”他指出,在石油定价机制上,国家最终会完全放开,即完全市场化。前提是将来市场形成充分竞争关系后,石油定价机制就可脱离政府管制,“自由发展”。

    不过,两人虽在“定价机制是否彻底放开”上发生分歧,但又同时认为,目前石油定价机制中发改委绝对不能“缺席”。

  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就认为,一旦发改委彻底放手定价机制,那市场上成品油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天价,因为目前国内石油市场处于垄断阶段,两大石油巨头一旦形成垄断价格,民营油企就更难成活。

  这一观点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邓郁松的想法不谋而合。邓郁松曾表示,目前由发改委制定零售中准价的定价机制,和国际油价相比有滞后性。但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马上放开可能只是给获利群体提供更大的机会,而为其他人群带来更大的损失。”

  作为民营油企,黑龙江省石油协会会长、哈尔滨市龙庆石油化工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友山指出,两大石油巨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定价权。他建议说,新方案中应注意避免定价机制由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企业所操控。

  然而,尽管成品油定价机制需要改革已经嚷嚷好几年,市场化趋势也是众望所归,它却似乎一定要选择到一个良好时机,“完全成熟”方肯示人。

  不止“定价机制”要改

  早在今年7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曹玉书就曾在黑龙江省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上首次透露说,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将分三步走,其中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是第一步。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最后油源的控制也将逐步放松,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行竞争。据了解,目前《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成文,正择机而出。

  昨天,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市场垄断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不可能彻底放开。”此次由广州而起的所谓“油荒”形成原因相当复杂,除了气候原因引起的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外,整个石油流通体制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也在这个时候凸显。另外,此次“油荒”事件也反映出石油领域应急体系建设的不健全。

  该官员透露说,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只是石油领域改革的一个部分,发改委全力推进的是整个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因为“道理显而易见”,市场存在垄断,价格怎能完全放开?他认为,要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必须配套进行成品油市场准入、油源和市场监管等环节的改革。(侯利红)
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显示器行业酝酿新标准
下一篇文章:缺油放大垄断身影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成品油价远高于国际油价进…[862]
· 成品油价稳定基金拟成立可…[906]
· 商务部大幅削减中石化中石…[1222]
· 中石化中石油两巨头申请减…[1096]
· 民企尴尬登陆成品油经营市…[116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