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牌照开放是挽救国产手机良药         
牌照开放是挽救国产手机良药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8-17/000001291875.html | 点击数:805 | 更新时间:2005-8-18 | 文章录入:admin6 ]

     在法定期限三个半月后,中科健终于姗姗来迟地披露了2004年年报。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巨亏15.19亿元,每股亏损高达13.11元,每股净资产为-10.822元。这是继南方高科、南京熊猫败走手机行业,TCL通讯、波导等纷纷报亏之后,国产手机企业又一次遭受严重打击。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对新进手机行业的牌照发放速度也在加速推进,从3月30日的第一批开始,国家发改委手机牌照的发放动作渐快,有从两月一发提升为一月一发的趋势。

  两个“加速”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矛盾:城里面已经吃不饱饭了,而城外面的“饥民”却依然迫不及待要洗泥进城。但笔者认为,新进来的“饥民”或许可以带来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继而带来粮食丰产。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国产手机的衰败是盛极而衰。回顾当年的辉煌,国产手机崛起的核心在于规模与低价:借助渠道优势和密集广告推广,同时迅速扩张生产规模,继而提供更加低价的手机是国产手机迅速取得优势的原因。当手机还是通讯奢侈品时,显然国产手机的低价策略无往而不胜。

  但是,当手机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时尚消费的代表,当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成为新人类的代际标志,国产手机的简单低价策略就毫不留情地被市场所抛弃。国产手机在质量上和售后服务上远逊于洋品牌机。市场进入成熟阶段,新购机用户群体数量减少,换机用户增加。但是根据调查,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换手机的用户明显要更钟情于洋品牌。

  国产手机曾获得市场机会而没有把握住市场机会,反被市场所抛弃。曾历经辉煌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保有辉煌,行业整体的衰败表明整个行业存在病症,而并不仅仅在于个体企业本身。笔者认为,这个病症应当归因于旧有的牌照控制体制下的竞争怪圈。由于手机牌照受到严格控制,既有手机厂商的竞争压力大大降低,每家企业都遵循着简单的规模——成本规律,因为大家以此发家,同样也应当以此立业,持续创业的动力因此而缺失。

  显然,没有外来的压力,没有外来的激励,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根本无法在国产手机的既有圈子里内生,最终导致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被及时转型的国际品牌所超越。在这样一个市场期待整合变动的时期,发改委大举开放手机牌照,恰恰能够用市场竞争的手段激励国产手机企业的脱胎换骨。(马红漫)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钢铁大整合渐入佳境
下一篇文章:再论垄断巨头应为油荒负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国产手机2006走向上行…[1220]
· 国产手机触底反弹2006…[1056]
· 国产手机年末再度"跳水"…[1599]
· 国产手机的另类生存:手机…[1685]
· 国产手机步履维艰[110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