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五马奔腾争作3000万吨钢铁航母         
五马奔腾争作3000万吨钢铁航母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news1.jrj.com.cn/news/2005-08-01/000001277882.html | 点击数:1292 | 更新时间:2005-8-2 | 文章录入:admin6 ]

    近期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新政”)令钢铁大腕颇感心跳,因其中明确指出:“通过强强联合、进行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在新政的刺激下,新一轮钢铁霸主争夺战已经开幕,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包钢都在跃跃欲试。

  “五马”争霸战开锣

    钢铁世界里不多见的成功女士——中国钢铁协会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的抱负是到2010年,“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这是宝钢在“十一五”规划中的明确思路。一位接近谢企华的配套厂负责人说,“她说了什么,宝钢就会做到什么。”

  紧跟其后的鞍钢大有赶超的意味。如果不出意外,诞生于1905年的本溪钢铁集团将在它成立整整一百周年的时候换上一块崭新的牌子——鞍山钢铁集团。“鞍本合并后将达到‘1+1>2’的效果,产能超过宝钢达到3500万吨,并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或第四位的钢铁巨人。”钢铁业元老级人物,原鞍钢总工程师龙春满对重组前景表示乐观。

  处于“第二梯队”的武钢、首钢、包钢,也欲借产能之争先发制人。继年初接下鄂钢“大盘子”之后,武钢兼并、收购骤然加速。业内人士分析,政策变化让武钢“坐不住”。武钢重组柳钢后,一举增加600万吨钢材生产线,加上原定2000万吨产能规划,“十一五”期间,武钢将在产能上直逼宝钢。业界还有风声,武钢仍有后续动作:欲在柳钢兴建年产1000万吨钢的新钢厂,一家著名民营钢铁厂希望与武钢联合,新建600万~1000万吨级钢厂。

  首钢也将“新家”定在了塘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的曹妃甸。包钢虽然在产能上略逊一筹,但公司正全面启动千万吨钢目标的前期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实现打造新包钢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对于五马奔腾的竞争格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的态度是:之所以让其他钢铁企业与宝钢、鞍钢公平竞争,是为避免垄断,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关键要看未来的重组兼并进展如何,“不能肯定宝钢、鞍钢有这个实力,其他企业就没有这个实力。”

  宝钢、鞍钢可能胜出

  政策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新政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并为各个区域的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不少专家认为,从中能看出国家对今后钢铁“航母”的投资倾向。

  在六大区域中,国家对“华东地区”和“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的提法最让业内人士浮想联翩。而新政专门对这两大区域提出了建造具备国际竞争力大厂的要求,也促成了“国家欲建两个3000万吨级钢铁航母”的说法。新政提道:“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东地区钢材市场潜力大,但钢铁企业布局过于密集,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可结合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上海钢铁产业分析专家贾良群就此分析认为,这样的表述实际在暗示,两个3000万吨的企业最有可能是宝钢和鞍钢。

  目前,宝钢和鞍钢正在国资委的指引下,进行突出主业,加大主辅分离力度的国有产权制度改革。

  建“航母”之困

  不过罗冰生承认,在未来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将面临巨大阻力:包括要面对诸如资金、税收政策、人事关系等问题,同时还有钢企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问题。

  宝钢与上钢、梅钢重组以来,一直在进行内部整合和老企业的改造。为了使被收购企业和宝钢真正融合在一起,这7年多来,宝钢进行了大量的艰苦工作,员工总数从176000多人减到现在的90000人左右,技术改造投入了几百亿元的资金,被重组的老企业才慢慢脱胎换骨。

  以宝钢为参照,与鞍本重组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完全解决。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辽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冯贵盛认为,重组难题之一就是管理不同,一个是中央企业,一个是省属企业,这种合并的背后是政府的意志,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自然影响合并进程;第二个难题是主辅分离和企业办社会问题,鞍钢基本实现主辅分离,本钢虽然也做了这方面的改革,但效果不大,所以本钢目前人心浮动,员工担心整合后下岗;难题之三是税收问题,本溪煤炭资源枯竭,财政和人员就业压力大,地方政府担心整合后的财税分配格局将发生变化。而解决上述难题归根结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据悉,中央将对企业未来的资金剥离、人员安置等有一定的倾斜政策。《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指出,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联合重组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并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这只是一个政策,更为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在未来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阐述。”罗冰生说。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精要

  政策目标: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朱力)

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文章:油价上调只讲单边的道理
下一篇文章:高油价将长期化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注重战略调整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3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811]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7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69]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75]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93]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53]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054]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9]
 
· 戚向东:今年我国钢铁产业…[1009]
· 宝钢与杭钢跨地区重组宁波…[1324]
· 需求萎缩河北钢铁领衔再减…[1470]
· 钢铁公司成本上升大型垄断…[1242]
· 鞍本钢铁重组:联而不合[1163]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