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的加盟对电子和液晶电视的市场前景构成潜在威胁,但是专家认为,SED要真正称霸彩电行业还需假以时日
电视行业目前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究竟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liq-uid-crystal displays,简称LCD)比较,孰优孰劣?两者都是同属平面电视范畴,但等离子电视的支持者宣称,等离子技术更适用于大屏幕电视;而LCD的支持者则表示,LCD电视耗能更低。但是现在,这场争论可能因为一款采用更新技术的电视的加盟而更趋激烈。
SED异军突起
东芝在6月初曾表示,公司将携手佳能公司,计划利用它在日本西部兵库县的一家工厂生产成立一家公司生产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显示器,预计将自2007年1月开始大批量投产。SED公司表示,由于SED的能耗仅相当于等离子电视的三分之一、LCD的二分之一,所以其产品将极具市场竞争力。佳能总裁Fujio Mitarai称:“我们与东芝的合作将获得成功。”
为证明这一点,佳能已于日前推出了一款36英寸的样板产品。据悉,SED样板产品在黑色显象等技术指标方面都明显优于等离子电视和LCD,但美中不足的是,SED在光线较强的地方(如商场的展示大厅)比等离子电视和LCD的表现就略显逊色。SED总裁Shunichi Uza-wa认为,SED在起居室的正常光线环境下的表现不会太差。
据悉,SED技术糅合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RT)电视呈像技术和平面电视尺寸和重量的优势。许多专家指出,CRT技术在产生画质上远比等离子和LCD技术要强,但边缘图像质量则相对于等离子和LCD技术较差。与CRT技术不同的是,SED对每个像素(或者色点)给予独立的微电子技术支持,所以画面呈象比较均匀,令画质比CRT提高数倍。显示器行业分析师Hisakazu Torii评价说,“SED表现非常出色”。
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虽然SED在诸多方面的表现超过了同类产品,但是业内人士认为,SED目前并不会对等离子、LCD等竞争对手构成威胁,因为佳能和东芝要实现规模产出还需假以时日。专家估计,到2008年前,SED的月产量将不会超过75000台;到2010年,SED的月产量才能达到250000台。与此对照,日本松下电器计划在2006年将等离子电视的月产量提高至400000台。乐声高级技术研究所董事Takeshi Uenoyama表示:“SED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但要达到规模产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尺寸和成本问题将是制约SED的发展的主要因素。SED最初打算生产的是50英寸的大屏幕电视,并计划在稍迟时候研制40英寸的产品。但业内人士指出,小屏幕会挤压象素,而且要求电子枪的距离更短,从而增加生产成本。此外,目前彩电业整体价格下滑,一家显示器研究机构预期,等离子电视的价格年内将下降30%,而LCD的价格下调会更快。因此有关专家指出,SED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同类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其市场前景不甚乐观。
但SED的人士则表示,SED将具有“竞争性”,但由于佳能和东芝在极力降低成本,因此SED在宣传工作上略显滞后。实际上,佳能一早在1984年就开始SED的研制开发工作了。花旗驻东京的Satomi Ushiod预期,由于佳能和东芝不希望与其他业内竞争对手分享技术,因此,SED的宣传推广必将滞后,同时也将让消费者期望值降低,但这对于等离子和LCD产品而言,将给这些同类产品以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喘息和应战。
出处: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