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 |
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 |
核心提示
“即将开盘的交易市场,相当于我国的第三板,也相当于中国的‘纳斯达克!河南综合性资本市场的春天到了!’”——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信厅厅长杨盛道充满激情地宣布。
2009年底,工信部〔2009〕527号文件通知,确定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为全国5个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机构之一。
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落户河南,实属来之不易,意义重大。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将于11月12日正式鸣锣开盘,标志着河南将拥有一个辐射中部的国家级资本市场和交易平台。
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批准为国家试点单位后,承担着为中小企业搭建产权、股权、债权交易平台的重要任务。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首家批准了我省的实施方案(工信厅企业〔2010〕134号)。
今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重点(工信厅企业〔2010〕186号)文件,要求加快实施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
为中原崛起提供金融支撑的重大机遇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座谈会上提出,河南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争取在郑州探索建立“第三板”,为未上市企业提供一个资本交易市场。
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是中部唯一试点,本身具有贴近市场、决策快捷、调控灵活、激励有方、约束及时的体制优势,也是国家将中部试点放在我省的原因之一。能否打破现有资本市场格局,在郑州建立起一个辐射周边的、开放的、多层次的融资平台,对于实施中原经济区重大发展战略具有十分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建设高水平资本市场的重大机遇
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是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后又一新的基础性资本市场,相当于中国的“纳斯达克”,对我省资本市场建设是大好事、大机遇。
依照批复要求,中小企业产权交易采取标准化、连续竞价和T+1的方式展开。探索建立了做市商制度,在地方交易所交易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被业内认为打破了主板市场对直接融资的垄断。
专家测算,市场启动2~3年后,年交易额有望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纳税额可望超过100亿元,可新增具有高知识、高收入的就业岗位4万个以上。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大机遇
通过搭建低成本融资平台,建设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作通道,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债权乃至物权,都可以到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通过交易变现,让原先不能流动的中小企业资本流动起来。2至3年后,每年可为中小企业融资300亿~500亿元。还可利用产权、股权、债权交易,吸引投资人,实现坐地招商。
试点工作内容
丰富交易品种,创新交易方式——包括积极吸纳拥有各类中小企业产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场交易,积极开展与中小企业产权交易相关的产品交易鉴证和交易推广,稳步推出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产权、股权流转、中小企业投融资等各种需求的交易创新产品。
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渠道体系,规范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公司,专门从事经纪、自营、保荐和做市商业务。制定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产权交易规则,加强交易过程监管,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完善交易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功能——包括建立网络化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交易场所的软硬件设施。建立信息发布、查询、报告和统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品种标准化。
建立完备的会员管理、交易登记、信息披露、交易程序、股权托管、清算交割、交易收费、交易仲裁、交易监管等规则制度。建立以试点机构为主,资产评估机构、产权交易经纪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风险(创业)投资公司等相配套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整合市场资源,优化市场环境。
重点开展未上市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股权流通试点工作——包括实行股权登记托管,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做市商制度,建立竞价交易与指定交易相结合的混合交易制度;建立电子交易系统,采用“T+1”结算交割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投资者防范市场风险的意识;建立相关风险防控体制和机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系统风险和市场风险。
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易所总部新址选在郑东新区CBD商务内环1号的光彩大厦,共计7000平方米,已于10月15日搬迁入驻;交易平台已完成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完全能够满足千万级人次的交易需要;已完成软硬件投资3亿元。加快人才招聘与培训。招聘博士、硕士等高水平人才40余人,已完成人员培训1.6万余人次。
全力培育市场,把大事办大
一是构建市场体系。签订协议并完成网络对接的综合会员69家,已建立营业部157家;已接纳中介服务机构420家,其中审计类150家、法律类106家、资产评估类142家、投资咨询类22家;与五大银行的3000个省内网络终端建立了直接互通关系,达到了开盘条件。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拉动民间投资340亿元。
二是培育股权挂牌企业。股权挂牌企业的筛选、保荐、审核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筛选范围的企业1500多家,进入保荐辅导程序的企业180多家,已提交申报材料的拟挂牌企业47家。
三是组织好开盘仪式。定于11月12日,在省政府和工信部联合举办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之际,将举行高水平、大规模、展形象的开盘仪式,提高知名度,增强辐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