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产权交易所存在着属地性比较强的先天属性,但是我所说的区域产权市场并不是指行政区划,而是经济区划,它应该是市场经济下大市场。”内蒙古产交中心总裁马志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东部地区与东三省交流比较充分,而包头、鄂尔多斯等中西部城市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经济来往密切,产权交易早已突破了这种区域限制。 因此,在马志春看来,不能单单以行政的区域来定义产权市场,应该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以产权交易所为核心的区域资本市场,发挥区域经济的特殊优势,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易品种和融资渠道,区域性交易所今后必将成为发挥区域经济潜力的引擎。 之所以如此看重区域产权市场在此次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马志春告诉记者,这主要在于今年上半年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 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已经跃然纸上。 可以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 内蒙古作为西部省份之一,横跨30度经线,近20度纬线,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具有稀土、铁矿等诸多丰富的资源,是典型的资源大省。 “内蒙古只有我们一家产权交易所作为核心市场,不存在着像其他省份需要交易所整合的情况。”马志春对记者坦言,这是内蒙产权交易所的先天优势所在。产权市场本身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要素市场完善的基础上,构建能源、化工、金融等要素市场,势必在此轮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几年,无论是稀土还是矿产等领域,其业内的人士一直在呼吁成立专业的交易平台。 作为正式具备特许经营资质的交易机构,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是否有意向牵头成立这些细分化的平台,马志春告诉记者,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下的矿产等专业市场平台,目前多数只是停留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还没有大规模展开来。而内蒙古在国有资产方面存量不大,这是先天不足的一方面,但对于区域产权市场而言空间还是很大的。因此内蒙古产权交易所下一步还需将政策性进场的业务进一步拓展,而这些专业化、细分化的业务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和尝试。 “因此首先需要把交易的资质和品牌拿下来,这样交易机构的业务才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马志春告诉记者。 据介绍,除了国资委规定的国有资产交易业务外,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也已进场交易,特别是去年3月,《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财政部54号文)由财政部颁布,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顺利拿下自治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业务承办资质。 随着金融资产的进场,加上传统国有资产交易,以及近几年民营资本和私募浸淫其中,产权市场已经逐步成为区域非上市企业并购的重要平台。很多区域产权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区域资本市场的雏形。 在雏形具备的情况下,下一步如何发展?马志春表示,在产权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区域资本市场的建立更加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产权市场本身就是伴随国企改制而生的交易平台,是一个特殊市场,初建时期缺乏公信力,需要政府方面的强制力支持。”马志春说,在市场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更加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产权市场可以说能逐渐突破省界和区域界的概念,真正成为区域性资本市场。 马志春认为,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载体是资本市场发挥功能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交易所的占有和争取就是对资本市场的占有和争取,更是对区域经济资源的占有和争取,区域性交易所今后必将成为发挥区域经济潜力的引擎。 “所以,应当建立以产权交易所为核心的区域资本市场,发挥区域经济的特殊优势,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易品种和融资渠道,聚集投资人资源,吸引全国范围内相关企业在本区域的交易所挂牌交易和融资,并在全国交易机构整合尚未形成固定格局的情况下,先期成立与其他地区错位竞争的交易所格局。未雨绸缪,在这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马志春说。
记者郭玉志 中国产权交易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