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投资下游电厂做嫁衣新能源设备商频现搭桥经营模式         
投资下游电厂做嫁衣新能源设备商频现搭桥经营模式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finance.jrj.com.cn/biz/2010/05/1205587446102.shtml | 点击数:1101 | 更新时间:2010-5-12 | 文章录入:admin6 ]

    前有综艺股份(600770)(600770)宣布拟通过出售募投项目太阳能电站获得收益,后有华仪电气(600290)(600290)宣布出售风电场子公司。新能源行业中,一种通过投资建设下游电厂、实现发电设备销售后再出售电厂,以确认销售收益的“搭桥”经营模式频频出现。

  综艺股份此前曾宣布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投资于意大利的4个光伏发电站项目,项目建成后,综艺股份确定将通过转让的方式获得收益。而华仪电气则宣布出售内蒙古三胜风电有限公司90%的股权。有分析指出,当初上市公司投资下游发电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出售项目,获得设备销售收益,要这些公司通过运营发电厂来盈利并不现实。

  华仪电气证券事务代表骆克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售三胜风电,是公司资源换市场模式的实践。出售之前,风电场和设备商都是上市公司自己,因此两者间的设备销售无法体现为公司的业绩。而出售风电场后,我们的风电设备销售收入就能进入报表体现出来了。”

  事实上,这种新建电厂同时销售设备,完成建设后出售电厂体现业绩的经营模式在新能源行业里并不少见。不久前,一家主营太阳能芯片及其组件的上市公司也宣布拟在在西北投资2亿元建设10MW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而风电设备龙头金风科技(002202)(002202)也曾于风电设备业务起步时期广泛应用这种经营模式。

  广发证券(000776)相关研究团队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市场的新进入者和新市场中比较多采取这样的经营方式。因为新进入者或新市场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没有业绩标杆,设备商通过自行投资一个电厂,可以有效展示设备性能,从而为自己在市场中找准一个定位。另外,风力、太阳能资源都是有限的,投资下游电厂,也可以理解为跑马圈地的行为。”

  虽然投资下游电厂是新能源企业的重要竞争手段,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却不是新能源设备商的主要目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电厂运营起来,投资回收期太长了,没有几个设备商真正愿意长期去做,基本上都是为了销售设备。一旦项目建设完成,就会选择出售电厂获取销售收益,电厂只是个销售手段而已。”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三胜风电,华仪电气还拥有洞头华仪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通榆县华仪风电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它们仍拥有风电场开发业务。截至2009年末,上述两家公司均报亏损。

  骆克梅告诉记者:“我们投资的风电项目都是为我们销售设备服务的,未来也会按照既定的策略出售。目前这些公司的亏损主要是因为尚未开始发电,而项目建设必然产生费用。我们不会去涉足具体的风电运营领域,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设备商。”

来源: 证券时报

上一篇文章:登上国家战略性产业高度文化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下一篇文章:石油石化:二季度炼油不温不火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新能源重点锁定四大产业生…[1254]
· 新能源产业:由“概念”到…[896]
· 新能源在金融危机中崛起[823]
· 新能源:左右三大生死的关…[960]
· 新能源产业获财税政策红包…[102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