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权市场成央企采购超市外资民资干不过央企 |
|
 |
|
产权市场成央企采购超市外资民资干不过央企 |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npre.com/info/news/index.php?modules=show&id=31240 | 点击数:849 | 更新时间:2010-3-24 | 文章录入:admin2 ] |
央企逐渐转变从卖到买的产权市场地位
如果将产权市场比喻为“超市”,那无疑央企正逐渐成为最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来自北京和上海两地产权市场的数据显示,央企作为产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剥离辅业、出售资产外,近年来表现出了极大的摘牌力度,央企受让产权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央企对摘牌资产的选择也呈现了新的变化,优质资产和潜力企业成为央企的首选, “央企剥离辅业、轻装上阵,可以说是把5个手指捏成了一个拳头,有了主业的厚实和力量的集中,才能够回到产权市场,吃进优质资产。”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曹峥说。
外资民资干不过央企
山东海化、南京熊猫、许继电气、保定天鹅、银河动力、宝光股份,近年来宣布嫁入央企 “豪门”的企业不在少数,财雄势大的央企军团正在成为产权市场的大买家。近日,千亿央企非主业酒店资产分离重组的主体的归属终于有了定论。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学武日前对外界证实,港中旅将是承接国资委非主业宾馆酒店资产整合的主体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成为整合主体可能性比较大的还有中粮集团、华侨城等企业,这几家央企将成为承接央企剥离酒店资产可能性比较大的受让方。“肥水不流外人田,首先央企剥离的优质资产就希望由具备资格的央企或国企来购买。”曹峥说。尽管国资委多次强调欢迎民资和外资进入产权市场,但与财大气粗,且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央企相比,民资和外资还是少了很多底气。
业内人士表示,央企利润大幅增长后,除一部分上交红利外,另一部分将用于自身主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盈利的央企开始收购符合自身产业发展的项目,国企改革迈入新阶段。”
而国资委上月发布的 《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和监督地方国有资产监管2010年工作计划》中,也强调了央企的“大买家”身份,文件指出,要协调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地方国有企业工作,邀请地方国资委参加中央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和重大投资管理培训。
地方企业投怀送抱
央企在收购产权时之所以能够顺风顺水,还有地方政府极力引入的原因,地方国有产权的转让越来越倾向于寻找资金多、名气大的央企买家。“地方企业是愿意央企并购的。一是因为地方企业需要央企的资金支持,有了央企投资就能够扩大生产,二是地方企业并购完成后就变成中央企业,央企牌子硬名声也大,具有宣传效应,也容易得到信贷支持。”曹峥说。
一位产权经纪人士指出,央企跑马圈地靠其自身到各地寻找项目显然不现实,所以产权经纪机构可以利用与央企在产权交易中结下的合作关系为这些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根据央企的需要在各地寻找优秀项目”。
“很多产权交易机构本来就是政府操作地方投融资的支点,此次地方政府寻求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产权交易机构正好可以利用与央企建立起来的关系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在地方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中的地位。”一位产权专家指出。
越来越多的央企开始抓住当前并购的有利时机,通过产权市场来发现目标,进行跨区域的横向或纵向收购,做大做强主业,另一方面,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联动合作出现明显加速态势,地方与央企集团的合作正在大规模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产权市场信息集散、价格发现、资源配置、资本进退和规范交易的功能优势将得到体现。“眼下宏观经济向好,收购时机比较合适,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会抓住机会,通过产权市场发现目标。”曹峥表示。
刘冰 来源:中国企业报 |
|
上一篇文章:王乃祥:金融资产进场促产权市场发挥联动效应
下一篇文章:产权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经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