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李学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级经济学家理查德·赫德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要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赫德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必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之上,但现在中国工人的工资开始上涨,同时还面对其他类似劳动力密集型国家的竞争,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多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 他指出,现在中国出口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有限。中国出口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并非以本国技术生产,因此产品附加值不高。如果想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研发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 赫德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景“非常乐观”。他说,目前中国品牌汽车在世界上的销量远低于欧美和日本,但随着新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中国有望在自主创新领域实现突破。 谈到中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时,赫德说,发展模式的转变绝对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与中国类似的转型阶段,它们所经历的转型期大约在20年到30年之间。在此之后,这些国家才出现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并逐渐形成了民族品牌。中国所需要的是耐心,并且在此过程中坚定信心,始终坚持长远的目标。 赫德认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对本国、也将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从世界范围来说,这一调整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随着中国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将有更多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入这一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