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专题]财经新闻 >> 正文
全流通进入到计时上市公司动机需警惕         
全流通进入到计时上市公司动机需警惕
[ 作者:rxcq | 转贴自:www.xinhuanet.com | 点击数:696 | 更新时间:2005-4-14 | 文章录入:admin3 ]
   昨天证监会负责人公开表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具备了启动试点的条件。这是近期有关股权分置讨论逐步升温过程中,监管层首次公开表态,也基本证实了股权分置试点即将启动的传闻。受此影响,昨天二级市场应声大涨,传递出市场对全流通的积极态度。据有关方面介绍,证监会正在修改与全流通配套的法规,并为试点工作制定相应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程序。国资委也很可能与证监会同步制定新的国有股流通原则。

    四五种方案上报证监会

    现在市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证监会只会出台一个边界性的原则,而不会干涉具体的全流通方案。目前已经有四五种设计方案报到证监会,还有说法是试点上市公司也基本确定,只等证监会的最后命令了。

    沉积10多年、酝酿近6载的全流通问题似乎真的要启动实施了,包括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以及经济学界都在盼望这个历史时刻的到来,但现实状况并非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轻松,每一个参与者的心情都非常复杂,甚至是忧心忡忡。

    对于1000多家上市公司而言,对全流通的态度是喜忧参半。到底什么样的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的态度最积极?曾经有咨询公司做过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和业绩优良的民营企业反应平平,毕竟国有股份的处理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而民营企业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公司失控危机。与此相反,资产重组和业绩较差的民企态度最积极,对于重组不到位和丧失再融资权的企业,全流通给大股东提供了最好的套现途径。

    试点门槛能否挡住“造假者”

    显然,上市公司接受全流通的动机值得警惕,对于试点的选择则变得非常敏感。尽管从目前市场反馈看,试点的门槛将是非常高的标准,最佳选择可能是优秀民营企业,有股权质押和股权纷争的“不干净者”不会入选,但人们也担心,试点审批中会不会出现新股审批中频频爆发的造假现象,那么全流通就将成为大股东抛售烂公司的渠道,二级市场会进入更加混乱的状况。

    而对于热闹非凡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似乎也没有市场一致认同的最佳选择。据了解,目前针对全流通问题的设计方案高达15种,许多咨询公司也在忙碌着为上市公司量身定做各种方案,但如何来判定全流通价位的合理性,会不会出现二级市场股价操纵问题,投资者还是心存疑虑。

    解决股权分置需谨慎

    与此同时,专业人士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专家表示,由于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法人治理现状还不很理想,这意味着解决股权分置的基础还很薄弱,不能为全流通而全流通,需要审慎充分的准备,需要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更需要强制的非市场手段协调,否则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混乱和麻烦。而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解决股权分置是个逐步流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二级市场会受到一定冲击,也会出现一些泡沫和炒作。

上一篇文章:温家宝:证券法修改应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下一篇文章:中国钢企首获全球定价权对全球钢铁业是大利好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12]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8]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51]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5]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4]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1]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91]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2]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