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兰梅 谢玉文 刘惠亚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井楼油矿一区经过20余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开采中后期,产量自然递减加快,生产管理难度增大,稠油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针对该情况,负责管理该区块的采油四队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通过开展区块成本核算,深挖内部管理潜力,完善班组经济核算体制,探索并实施了“区块成本管理”,见到了良好成效。2008年,该队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少支出20万元,吨油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有效开展“区块成本管理”,提高班组精细管理水平,该队通过分析排查、分解指标和分类计量三个方面算清细账,降低稠油开发成本。
分析排查 摸清家底
只有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该队组织干部、班站长、生产骨干等人对往年“百米吨液耗电、单井耗材、单井运费、作业频次”等成本支出情况进行了汇总,计算出了各项指标的平均消耗量,作为当年指标控制的基准参考值,以此制定出了相应的班组成本消耗控制标准。
通过以上的工作,该队分析出了影响成本消耗的主要方面,即材料消耗、井下作业费用和热采费用等。通过分析,该队查找出了生产及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如“321油藏精细管理”模式落实不到位,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材料发放简单粗放等。
针对生产及成本管理方面的漏洞,该队研究制定出了相应整改措施。措施一是开展各项修旧利废工作。2008年,该队共回收阀门196个、卡箍及螺丝320套、高压炜制弯头65个,共节约材料费63.54万元。措施二是加强地质分析,优化注汽运行。此项措施使该队因汽窜造成的躺井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措施三是建立了详尽的材料使用和发放方面的登记台帐,并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增强员工的节点控制意识。
分解指标 肩挑重担
千金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该队通过分解指标,让职工感受到了成本带来的压力,认识到只有共同努力,增储上产,降本节支,才能使单位有效益,自己有收益。
该队将各项成本消耗控制指标下发到班站,根据各班站实际发生费用的超支情况,帮助他们查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协助各班站建立了材料使用、电力消耗、维护作业等控制措施。
各项措施激发了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该队各班组围绕油井管理,主动采取措施减少躺井、降低作业费用。针对日常生产的油井,职工主动采取掺水验泵、掺水洗井等措施,降低特车劳务费用。
2008年,全队洗井次数比去年同期减少56井次,节约特车费用7.84万元,因油稠负荷重造成躺井次数减少12井次。该队职工每天对油井巡回检查的同时,利用随身携带的镰刀和小铲,将油井周围的杂草及油污及时清除,将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各项赔付费用降到最低,该项费用与2007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6万元。
分类计量 精打细算
今年以来,该队通过完善油、气、水、电计量系统,为区块成本指标消耗的准确计量创造条件。
该队在各站安装总电表,掌握班组耗电情况;在单井装电表,使职工准确掌握单井电量消耗情况,及时发现油井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更换电机、适时变频调整油井参数等措施来降低电耗。去年以来,该队共计调参60井次,调平衡30井次,抽油机平衡率达到80%,单井电量消耗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5个百分点,百米提液耗电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6千瓦时。
该队通过在集油站、交油岗、联合站等重点集输部位安装质量流量计,使职工随时掌握原油产量动态,并根据产量变化的差异,查找放空降回压生产和顺序输油管理中的漏洞,确保产量按计划运行。
该队通过细化蒸汽计量措施,提高热能利用率。该队根据稠油开采的特性,开展各项立项攻关活动,优化注汽管网改造,落实重点井单炉专供、汽窜井组合注汽等措施,有效利用蒸汽,节约热采费用;通过加强对注汽锅炉的监控、水质抽样化验等手段,确保油井注好汽、注够汽,为稠油上产提供坚实保障;开展严把注汽六关等措施,使注汽成功率比上年同期提高到78%,阶段油汽比增加了0.03。
中国石化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