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金融风暴冲击IT业中国IT业能否独善其身         
金融风暴冲击IT业中国IT业能否独善其身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biz.jrj.com.cn/2008/10/0314032206577.shtml | 点击数:941 | 更新时间:2008-10-6 | 文章录入:admin6 ]

    美国金融风暴引发业界对IT业发展的担忧。《福布斯》日前发表文章称,随着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林,在科技领域,从芯片厂商AMD到高端服务器厂商Sun都开始感到华尔街传来的寒意。分析人士称,美国金融风暴除了影响IT企业的股价外,还影响到一些IT企业的直接业务。目前还很难估计这给IT业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IT业遭遇传导效应

  在美国,金融机构是IT产品和服务市场最主要的客户,因此,金融业的“溃坝”将继续传导至IT行业,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IT需求。

  市场分析机构Forrester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金融业占美国IT支出的18%,整个华尔街的公司就占美国IT支出的6%-8%,是IT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花旗分析师出具的数字显示,软件业约10%-30%的收入来自于金融领域。

  不少IT企业有近30%的营收来自于金融业。有媒体称,如IBM,2006年的营收中有28%来自金融业,约为256亿美元。而Oracle在2006年中有17亿美元,约占12%的营收是来自金融公司。其他的包括Sun、CA,都有20%以上的营收来自金融业。

  美国金融风暴袭来,依赖金融业的IT巨头很受伤。今年以来,惠普、思科等IT巨头已经感受到来自金融领域的压力。Forrester Research最新发表的针对高级IT经理的调查发现,约有43%的企业计划削减今年的IT开支,金融领域则有49%的IT部门计划削减预算。

  但是,IT巨头的免疫力各有不同。有分析指出,IBM可能躲过一劫,连续多个季度的高利润令市场吃惊。此外,IBM对新兴市场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的金融业受到美国的影响最小。

  美国金融风暴也使科技股变得脆弱。据《商业周刊》报道,由于美元升值和企业紧缩IT预算等原因,高科技板块已经不再是美国股市的避风港。当然,一些IT企业仍对美国股市整体下跌表现出抵抗趋势。

  中国IT业独善其身?

  雷曼兄弟事件,使中国在美上市的高科技股受累。雷曼兄弟曾持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高科技公司股票,百度、携程均为其持股对象。市场认为,如果雷曼兄弟出售手中所持资产,被该公司大量持股的股票将面临巨大下跌危险。雷曼所投资的中国公司纷纷发表回应。携程发表声明称,不担心因此出现抛售携程股票的情况。

  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认为,美国金融风暴将会对中国互联网产生一定影响。投资机构和基金将会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这将影响到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渠道和发展速度,同时这也将影响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业内担忧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在国外上市的国内IT企业融资困难。天相顾投分析师则认为,IT业是高成长性行业,而中国又是网民数和网络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国家,为很多风险投资者所看好。而且,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相对独立,发展潜力巨大。

  多位分析师称,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国内IT格局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IDC中国总裁郭昕认为,美国的消费结构和中国市场不同,中国市场主要是以消费硬件为主,美国市场则以消费软件、服务为主。美国的金融危机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IT企业的业绩。

  从长期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将导致中国IT市场竞争更激烈。在美国市场受挫的IT企业可能把业务的重点转至中国等新兴市场,中国IT企业的竞争力面临考验。

  最好的并购时机来临

  金融风暴重创中国概念股的同时,一些公司也奋力采取了自救的办法。腾讯控股从本月开始加快了回购股票的步伐,公告显示,进入9月以来,腾讯控股共进行了7次回购。另据悉,今年以来,冠捷科技共进行了8次回购,回购总数达到了233万股。此外,游戏商网龙、在美国上市的巨人网络、盛大、九城和网易都宣布将回购股票。

  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不振让全球股市都陷入低迷,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股更多受到的是无辜牵累。回购本公司股票一是向投资者表明信心;二是预计将来前景向好,在股价低时买入,待到升值后卖出。

  红杉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张帆表示,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中国互联网产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相反,其认为现在是投资的最佳时期。

  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 分析师罗杰·凯表示:“对于那些具有合理而稳定的客户基础,且持有大量现金的公司来说,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收购时机。”因为,市况不佳对现金流有问题的创业公司而言是一场大灾难。

  对于持有大量现金的科技公司来说,现在是收购的最佳时机。这是经济低迷时期到来的一种历史现象。美国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市场出现衰退,但思科仍收购了多家小型公司,2002年收购了5家,2003年又收购了4家。

  对于国内那些有资本实力的IT企业来说,一个收购资产的时机已然到来。那么,谁将在此轮风暴中脱颖而出呢? (余祖江)

通信信息报

上一篇文章:汽车业率先被卷入全球经济低迷漩涡
下一篇文章:期市投机加速塑料行业步入衰退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经济增长放缓拖累IT业巨…[1524]
· IT公司新技术瞄准中国M…[926]
· IT三巨头决战4-6级市…[1402]
· 捍卫IT业领军地位行业巨…[1115]
· IT市场未来5年将稳定增…[116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