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供需紧平衡触及中国粮食安全         
供需紧平衡触及中国粮食安全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biz.jrj.com.cn/2008/08/2623361723733.shtml | 点击数:789 | 更新时间:2008-8-28 | 文章录入:admin6 ]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实习生 王安杨

  当世界粮食的消费量刚性攀升,库存量持续下降,供需状况堪忧时,中国的粮食供需是否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从我国目前的粮食供需情况来看,实现国内自给没有问题,但仍然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供需现状不容乐观

  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粮食产量达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

  “就目前的夏粮长势来看,200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很可能还会增加。”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洪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但是,虽然粮食产量在增加,粮食库存却在减少。来自农业部的调查显示,2007年粮食丰收是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同步增长,打破了21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的“常规”。但2007年,我国粮食库存却出现了减少的趋势。

  另外,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进城务工以及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需求的增长,使得我国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已经呈现出趋紧态势。

  “粮食生产虽然连续四年增产,但当年产需之间依然存在缺口,而且品种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也比较突出,需要依靠进口部分粮食品种来弥补产需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对本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由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年均下降0.7%,2002年已下降到19亿亩以下,2007年又下降到了18.26亿亩,直逼18亿亩“战略红线”。耕地下降和高收益经济类作物对粮食耕种的挤出效应,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65%,人均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将是未来粮食增产的瓶颈。

  在国内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下,国际粮食市场供应紧张、粮价上涨的现状,也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挑战。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一些国家为了缓解“高油价”带来的压力纷纷掀起新能源热潮。2005年8月,美国推出《新能源法案》,用玉米提炼乙醇,而后一些国家纷纷效仿,全球对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使玉米价格疯涨。

  由于全球工业用粮不断增加,粮食消费大幅攀升,世界粮食库存急剧下降,供求关系趋紧成为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动力。面对一路看涨的国际粮价,中国又该如何维护国内粮价、保证粮食的自给呢?

  “立足国内是应对国际粮价高企的根本,这一方针不能动摇。”李国祥说。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保持耕地面积等措施,将是我国应对国际高粮价的基本策略。

  另外,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对小麦、稻谷等实行的保护价收购,初步建立了现阶段我国的粮食补贴和粮价保护的政策框架。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通过几年实践,粮食直补政策的补贴对象应进一步明确;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应适当提高,执行范围仍需扩大;全国粮食的风险基金规模和适用范围也应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宽进严出”的粮食贸易战略,严格限制出口,抓住有利时机增加进口,充实库存,增强调节市场和保障供给的基本能力。从近年来我国粮价涨幅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情况看,保持充足的粮食库存尤其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文章:低迷经济引爆中国ERP商机
下一篇文章: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一半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粮食收购价格稳中有降预计…[100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