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世界石油大会昨日闭幕。在此次大会上,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报告称,由于原油供应增长受限、炼油产能存在瓶颈和需求继续增长,全球石油市场中期供求格局依然紧张,这种供应紧张格局将持续至2013年。
国内学者表示,中国当前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53%,而今年前5月原油和成本油进口价同比均上涨逾六成,涨幅分别为64.1%和66.9%.
中期供求格局依然紧张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石油供应紧张局面将持续至2013年。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石油市场报告指出,由于原油供应增长受限、炼油产能存在瓶颈和需求继续增长,全球石油市场中期供求格局依然紧张。
该报告预计到2013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由目前的8690万桶上升至9410万桶。报告同时预测,到201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的原油供应量将由目前的每天3534万桶增加至3758万桶,较先前预测减少了125万桶;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应量将由目前的每天5505万桶增加至5775万桶,比此前预测减少了142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日前再度对未来原油需求稳定表示担忧,称这影响到石油生产国投资增产。哈利勒在世界石油大会上发言说,欧佩克对未来的原油需求安全感到担忧,如果石油生产国不能确定全球原油需求增幅会有多大,就不敢轻易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哈利勒认为,未来原油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缘于全球经济前景充满变数、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和各国大力开发替代能源及提高能效。
前五月原油进口价大涨六成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博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目前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去年我国原油有近2亿吨的进口量,都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进口的。统计显示,今年1~5月,我国进口原油7597万吨,同比增长12.7%,均价689.9美元/吨,同比增长64.1%;进口成品油1734万吨,增长17.3%,均价709.6美元/吨,增长66.9%.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周城雄博士指出,目前中国油价正在逐渐向国际市场看齐,这将增大我国的通胀压力。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原料,油价上涨将通过一系列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下游产业,最终对消费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通胀的预期,这对政府而言是一个严峻考验。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份,全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
本报记者 龙金光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