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昨日沪锌主力合约一度触及跌停价位,与此同时LME3月期锌价也创出2006年1月以来的新低——锌价目前触及甚至跌破正常冶炼的“成本底”似已成各方共识。然而对于全球头号锌生产和消费国中国而言,锌价继续下跌并不意味着冶炼商即将减产,实际上,真正的减产“触发价位”尚在更低处。
锌价跌破“成本底”
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1点09分,LME3月期锌在场外交易中报于1931.8美元/吨,下跌48.2美元。沪锌成交最活跃的0808合约昨天收报16085元/吨,下跌655元;目前沪锌总体持仓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99156手,多空分歧更显白热化。
目前国内外的锌库存依然高居不下。世界金属统计局之前的数据显示,2008年1-3月间全球锌市供应过剩84500吨。同时,国内外锌价格倒挂的情况使得锌出口面临更大的阻碍,市场的做空力量得到了现货市场状况的支持。
而对于多方而言,锌价长期下跌已使得新冶炼厂面临更大的利润困境,一些交易者认为,锌冶炼商因为成本因素而导致的停产将在短期内为锌价“筑底”。
国内一家锌产能超过12万吨的冶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采购的含硫锌精矿的品位在48%-52%左右,加工费为6900-6800元/吨。以目前17000元/吨左右的锌价计算,目前的锌价无疑已经跌破了现期的“成本底”。
短期尚不致减产
有色金属国际贸易商栢银资源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也认为,目前的锌价已经能认为触及成本价位。但是,目前还没有海外供货商因为锌价下跌而出现减产的信息,并且国内的锌销售也较为稳定。
从事国内锌贸易的上海靖升金属的一位经理表示,由于锌精矿的采购和锌冶炼产出之间会因时间差而存在价差的动态调整,尽管目前价位上的锌冶炼出现亏损,但冶炼厂依然在出货。
上述冶炼企业负责人认为,并不能认为锌价跌至目前的成本价就会立刻导致国内锌冶炼产能减少。对于大型冶炼企业来说,通过套期保值仍能维持一定的利润。而且,很多企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重要的利税来源和劳动力吸纳者,因此也不会轻易停产。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得益于硫酸价格的快速上涨,冶炼商也能从硫酸销售中获得一部分利润补偿,这能帮助他们维持目前的冶炼产能。
硫酸是有色金属冶炼生产的副产品,有行业人士表示,以50%左右品位的含硫锌精矿计算,每产生一吨锌,能同时生产1.6吨硫酸,而目前每吨硫酸的成本不超过300元。也就是说,每生产一吨锌,冶炼商同时能获得超过1600元的硫酸利润补偿,这对于并具有冶炼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商务部的监测显示,5月末国内硫酸价格为1380元/吨,较4月末上涨4.55%,较年初上涨13.11%。
不过上述冶炼企业负责人认为,尽管目前硫酸价格的上涨有助于维持中小冶炼企业的冶炼产能,但如锌价跌破15000元/吨,则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冶炼企业出于成本因素的减产。
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