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资料中心 >> 行业资料 >> 正文
我国暂停新建大豆压榨厂         
我国暂停新建大豆压榨厂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4-15/000003530832.html | 点击数:854 | 更新时间:2008-4-16 | 文章录入:admin6 ]

    金融界网站4月15日消息 我国已禁止新建大豆压榨厂,旨在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并限制外国企业在食用油行业市场份额不断膨胀。
  上述消息是发改委一位官员昨日在北京透露的。去年年底,中国政府也曾作出相关决定,将外资在新大豆压榨厂的股权比例限制在49%。

  发改委官员贺艳丽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表示,外资所有权限制了“中国在价格谈判和保障供应方面的能力”。

  她表示,原则上,在未来几年,不会批准新建压榨厂,或现有企业的扩建,因为产出业已经超过了需求,重复建设情况严重。

  以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为首的海外厂商,已占据了食用油行业50%左右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私人持股企业嘉吉(Cargill)和美国农业集团邦吉(Bunge)。

  所有外国企业都拥有雄心勃勃的在华扩张计划,对于企业来说,中国有可能成为比美国更大的市场。

  上述两项决定反映出,中国对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感到忧虑。自2003年以来,大豆进口量增长了两倍。目前,进口大豆占80%左右。

  大豆进口量的增长也预示着,包括小麦在内的其他谷物产品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形。随着人口富裕程度的提升,本地的产出难以满足需求。

  我国在农业方面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出口某些农产品。但由于土地供应日趋紧张、水资源短缺以及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增产潜力有限,增加农产品进口将不可避免。

  虽然我国大多数食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仍保留粮食方面的补贴及贸易壁垒,以支持其长期以来维护食品安全的政策。

  以大豆为例,国内大豆行业已游说中央政府,阻止外国企业进一步在华扩张大豆压榨业务。

  贺艳丽还表示,叫停新厂建设将有助于避免现有企业为在行业洗牌中生存而进行的“恶性竞争”。

  一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外国行业管理人士称,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至少已存在了5年。

  他表示:“我认为,假如外国企业并未参与其中,那么他们只会告诉国内企业‘你们自己解决',而不是停建新厂。”
  

金融界网站
 
 
 

上一篇文章:农产品涨势来者不善粮价上涨有人为因素
下一篇文章:人民币升值进程应该停止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监事会决…[6708]
· 开祥股份2023年度股东大会…[6785]
· 开祥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7948]
· 开祥股份召开23年度股东大…[7953]
· 开祥股份十届二次董事会决…[786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288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545]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400]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398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49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