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集中财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         
集中财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5591 | 点击数:580 | 更新时间:2007-10-22 | 文章录入:admin2 ]

——访十七大代表、福建省财政厅厅长马潞生

宗禾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其意义深远。”10月18日,十七大代表、福建省财政厅厅长马潞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就切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话题。他说,作为政府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财政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主动融入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集中财力体现科学发展观

马潞生说:“集中财力办大事是福建立足实际,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福建新时期重要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也是近年来福建财政工作的重点和亮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就是通过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办一批事关全省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增强全省发展后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他认为,集中财力办大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福建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沿海与山区差距过大,三分之二的地区占有的财政收入增量不足全省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三的县(市)需要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才能维持基本运转。大力支持困难地区的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集中财力办大事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财政重点扶持,推进山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同时,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然要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国家战略,也是福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历史责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发展布局,加快公路、铁路、港口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意义重大。这需要大规模的配套资金,无疑对福建财力提出巨大挑战。只有通过科学运作、合理配置,集中财力,才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集中财力着力突出“六力”

一是培植财源,壮大财力。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做大了财政收入“蛋糕”,全省财政总收入从2001年428.33亿元增加到2006年1012.77亿元,省级财力从2001年76.9亿元增加到2006年129.66亿元。

二是深化改革,统筹财力。实行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支出管理改革。省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部门预算。从2006年起,省级对省直部门专款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减少部门专项业务费支出,以集中财力支持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性项目。

三是科学运作,整合财力。财政扶贫资金实行“集中捆绑,统一规划,专户管理,整村推进”的形式。从2004年起,集中捆绑15个省直部门的专项资金,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资金、项目安排计划,在15天内将捆绑资金直接拨到有关县(市、区)财政扶贫专户,集中用于20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

开展县级支农资金多级次整合试点。2006年,选择新罗等5个县区,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形成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互补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的“统分”结合的工作制度,合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建立省级支农资金重点项目整合平台。2006年,集中统筹5.59亿元建立八个重点建设项目和主导产业的资金整合平台。

四是加强监管,盘活财力。集中统一管理财政资金专户。2000年底规定:所有财政专户全部移交给国库处统一设账管理,包括收支过渡户、周转金户及预算内外各专项资金的银行账户和账务核算。即使如社会保险基金、外币等个别因性质比较特殊的账户,也仍实施国库监控办法。同时清理整合财政资金专户,提高财政资金的统筹能力。积极处理历史遗留挂账,夯实库款,提高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全面清理历史遗留的省级财政周转金。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周转金余额43亿元,盘活了沉淀资金。

五是创新手段,集聚财力。改进支持方式,将传统的直接支持、微观支持转变为间接支持、宏观支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扩大筹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带动社会投资。惠安外走马埭、福清东壁岛、莆田澄峰3个围垦工程,在省耕地开发专项资金实行出资人制度,投资入股6亿多元的基础上,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资,吸引带动社会投资3.5亿元;全省57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在财政资金、政策的引导下实行BOT等模式建设和经营,吸引社会资金35亿元。同时,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六是争取支持,增加财力。通过积极向中央反映实际困难,得到了中央的理解和支持。

集中财力办大事取得了显著成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了一批事关全省大局,牵动千家万户,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实事,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了“五个率先”:即率先推行全省范围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率先推行农村保险试点,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及率先设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等等,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

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

马潞生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今后发展的总目标。随着海西建设的全面推进,财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努力做到服务“一个目标”,提升“两个效益”,突出“三个坚持”,实行“四个倾斜”,完善“五项制度”。

“一个目标”,就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福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个目标。“两个效益”,就是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坚持”,就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坚持突出重点、保障重点、务求实效。“四个倾斜”,即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和困难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众倾斜。“五项制度”,就是健全“大事”项目运作机制,完善专项资金整合使用机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机制,推行绩效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大事”项目执行问责制度。
中国财经报

上一篇文章:四大商业银行将统一第二套房认定标准
下一篇文章:李扬:当前物价上涨可能只是短期冲击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295]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355]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627]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229]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82]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247]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946]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669]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308]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85]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