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瑞祥产权-官方网站 >> 文章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国家外管局严打短期资本入境套利         
国家外管局严打短期资本入境套利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http://www.crifs.org.cn/03zhengwen.asp?news_id=4973 | 点击数:739 | 更新时间:2007-7-17 | 文章录入:admin2 ]

记者昨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获悉,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外管局实施贸易收结汇主体分类管理政策、严打短期资本入境套利过程中,全国集中筛查并核定5775家重点关注企业。这些企业将被严格审核其办理收汇和结汇等业务。

鉴于前期对贸易收结汇主体实行分类管理成效明显,外管局正准备进一步强化贸易外汇分类管理,以截流违规流入的境外资金。“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进程,积极构建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和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测机制,建立企业长效考核机制和统一、科学、高效的贸易外汇分类管理体系。切实防范境外资金通过贸易渠道违规流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日前表示。

近年来,外汇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加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严厉打击异常资金流入,防范潜在金融风险,2006年9月外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贸易外汇收汇与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贸易外汇收汇与结汇管理实行“区别对待”,对合法经营的企业给予充分便利,对“关注企业”则严格审核其办理收汇和结汇等业务。

据介绍,自2006年11月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集中筛查并核定了第一批关注企业共5303家,占企业总数的3.04%。此后,各地外汇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关注企业名单的核定和管理工作。截至2007年4月,全国又陆续核定了472家关注企业。2007年7月,外管汇局通过建立“关注企业名单发布管理系统”结汇,解决了各分局之间“关注企业”名单交互手续繁琐、银行查询不便利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分类管理后,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间,全国预收货款同比增幅较2006年前10个月下降了44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4月末,全国“关注企业”多收汇总额较截至2006年9月末下降了40%。

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贸易外汇收汇与结汇管理政策增强了贸易外汇真实性管理的有效性,建立健全了防止无贸易背景短期资本以出口收汇名义混入境内结汇套利的监管机制,遏制了通过贸易渠道实现外汇资金违规跨境流动的行为。

⊙本报记者 但有为      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文章:中国外汇储备达13326亿美元再创新高
下一篇文章:谢伏瞻: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开祥股份2024年度股东会决…[152]
· 开祥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228]
· 开祥股份召开24年度股东会…[503]
· 开祥股份十届三次董事会决…[135]
· 开祥股份十届四次监事会决…[106]
 
· 上合组织会议举行期间休市…[3164]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认购截止…[4878]
· 开祥股份股东借款方案实施…[5598]
· 开祥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4239]
· 开祥股份关于信原实业受让…[3714]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